拓跋鲜卑南迁: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浓重一笔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宇 发布日期:2024-07-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拓跋鲜卑是东胡系后裔,最初活动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后逐步迁徙至阴山南北,建立了代、北魏政权。从经济形态来看,拓跋鲜卑以游牧经济为主,与中原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综合经济形成了互补。经济交换促使拓跋鲜卑不断南迁,与中原地区交流不断深入。拓跋鲜卑在政治上借鉴中原礼制,在文化上追溯华夏祖源,学习汉语言、汉文化,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演进历程中写下了浓重一笔。

  追溯祖源,认同华夏

  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逐步南下,建立了数个大小不一的政权,与中原王朝接触频繁、时战时和,深刻影响着北方政局。建立了政权的北方游牧民族统治者一方面重用汉族士人,学习中原的礼法制度,另一方面将祖源追溯至炎、黄二帝,表现出对政权正统性与合理性的追求,客观上推动了自身华夏化进程。

  最早记载拓跋氏祖源的《魏书·序纪》指出,拓跋氏出自黄帝少子昌意,因“黄帝以土德王”,结合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称拓跋氏。《资治通鉴》载“魏之先出于黄帝”,宋人认为是拓跋鲜卑统治者采纳汉族士人崔宏建议的结果。虽然这些对祖源追溯的记载或出自中原史家之手,或源自汉族士大夫之议,但均得到了拓跋鲜卑统治者的认可,在巩固政权、促进民族交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北魏孝文帝改制后,拓跋鲜卑在追溯祖源时表现出了对华夏文化的强烈认同。比如,出土的部分元氏家族墓志充分体现出拓跋鲜卑对黄帝后裔身份的认同。《魏故宁陵公主墓志铭》称,王诵妻元氏“肇自轩皇”;《魏故轻车将军元府君墓志》载,元宁“其先唐尧之苗裔”;《北魏故侍中太傅领司徒公录尚书事北海王墓志铭》称,元祥“纂乾席圣,启源轩皇”;《齐太尉中郎元府君墓志》载,元洪敬“帝系传绪,轩辕启基”;《魏元公之墓志》称,元淑“赫矣元极,显自黄基”。这些墓志铭都是拓跋氏将轩辕黄帝作为先祖的重要实证。

  拓跋鲜卑将黄帝视为祖先,一方面是构建政权正统性与合理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华夏文化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吸引拓跋鲜卑从根本上接受和认同华夏文化,最终在北方诸族中脱颖而出,成为与南朝比肩的北方地区强大政权。

  仿效制度,合而为一

  自先秦、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社会政治制度,吸引北方诸族南迁、南进。北方诸族不同程度地突显出封建化倾向,汇入民族融合的历史浪潮中。

  北魏建立初期,拓跋鲜卑吸纳汉族士人进入统治阶层,效仿中原礼乐、官制、郊庙、律令等制度,不仅使国家政权得到了稳定,也加快了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魏书·太祖纪》载,天兴元年(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诏尚书吏部郎中邓渊典官制,立爵品,定律吕,协音乐;仪曹郎中董谧撰郊庙、社稷、朝觐、飨宴之仪;三公郎中王德定律令,申科禁;太史令晁崇造浑仪,考天象;吏部尚书崔玄伯总而裁之。

山西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群出土的彩绘陶女舞俑,反映了北魏平城时期服饰文化的融合发展。 新华社发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拓跋鲜卑发展历史中的一件大事。以服制为例,《魏书·蒋少游传》载,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拓跋宏诏尚书李冲与冯诞、游明根、高闾等议定衣冠于禁中,“积六载乃成,始班赐百官”,完成衣冠服制改革。虽然孝文帝改革服制始于太和十八年(494年),但早在太和十年(486年)就已现端倪。《魏书·高祖纪》载,太和十年(486年)“帝始服衮冕,朝飨万国”,同年四月“始制五等公服”,“给尚书五等品爵以上朱衣、玉佩,大小组绶”。可见,当时孝文帝借鉴采纳了中原士族褒衣博带的服饰特点。出土文物对此也提供了佐证材料,云冈石窟第五、六窟诸佛像服装均为褒衣博带式,与太和十年的服饰改制遥相呼应。

  除此之外,孝文帝在太和十九年(495年)“诏改长尺大斗,依《周礼》制度,班之天下”,对度量衡进行了改制。同年,他依照中原族姓等级,重新“制定姓族”“升降区别”,促进鲜卑贵族与中原士族进一步融合。

  借鉴文化,融合共生

  北魏的语言文化政策,对提高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促进民族交融发挥了重要作用。《魏书》载,始光二年(425年),太武帝拓跋焘“制定文字,世所用者,颁下远近,永为楷式”,对文字的使用进行规范。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要求统一使用汉语,且“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并对违反者从重惩罚。

  在祭祀文化方面,祭天仪式作为拓跋鲜卑的重要传统,不仅蕴含着政治意味,也是与其他鲜卑部落维系情感的纽带。位于今内蒙古地区的武川坝顶圜丘,被认为是北魏时期的皇家祭天遗址。坝顶遗址坐落于阴山之巅,这里是游牧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天然分界线,既具有游牧文化特征,又具有中原文化元素。可见,北魏的祭天仪式既延续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又借鉴了中原范式。

  总之,历史事实表明,北魏政权效仿中原礼制大力推行改革,符合统治者及广大民众的主观意愿和经济政治需求,实现了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曾长居北方的拓跋鲜卑在南迁的过程中,与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各民族建立了亲密关系,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