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茫起伏的祁连山深处,有一个山势嶙峋、坂坡起伏、地势险恶的地方,名叫“石窝山”。1937年3月14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此召开最后一次师团以上干部扩大会议,作出了分兵突围、保存基干的重要决定,为革命保存了宝贵的骨干力量。当地群众为纪念革命先辈,又称其为“红石窝山”。
1936年底,为打通国际路线和建立河西根据地,策应河东红军的行动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所属第三十军、九军、五军、骑兵师、妇女团2.1万多名将士,奉命在甘肃靖远地区渡过黄河,后来进入河西走廊,开始西征。在行军途中,西路军与西北军阀马步芳、马步青等所部军队浴血苦战。
1937年3月,西路军退至肃南裕固族聚居地区。在西牛毛山、马场滩、石窝山、康隆寺一带,与数倍于己的马部军队激战失败。西路军总部认为,“已战至最后”,“只有设法保存基干”。3月14日,西路军在肃南石窝山顶召开干部大会,作出决定:政委陈昌浩、总指挥徐向前东返陕北。剩余部队由李卓然负责政治工作、李先念负责军事指挥。将西路军余部编为3个支队,按照人员划分,重新编队整合、就地分散游击。
此后,一些西路军伤病员分散在祁连山中,在险恶的环境中仍坚持与敌人进行斗争。裕固族牧民热心营救和保护与队伍失散的红军战士,用朴实的行动支持革命。他们把战士们安置在山洞里、在柳柴洼里搭建的柴棚中,在地面铺上羊皮和毛毡保暖,带来糌粑、熬好肉汤、采集草药帮助战士们调养身体,缝制皮袄、制作鞋袜,方便他们赶路。裕固族青年柯阿代给红军带路,被反动的马家军抓进大牢,面对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壮烈牺牲。裕固族老大娘焦斯巴楞收留了十多位负伤的红军战士,帮他们养好身体,送他们重返队伍。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广大裕固族群众与红军结下了深情厚谊。
红西路军石窝会议纪念碑。 来源:中共张掖市委党史研究室
1937年3月,红西路军5军通讯连排长易明清,在战斗中腿部负伤,被裕固族牧民营救,后来与其女儿成婚,定居在肃南康乐乡红石窝村,成为红西路军石窝会议遗址的守护者。易明清去世后,他的儿子易祖芳、易祖才继承父亲遗志,在石窝会议遗址为游客讲述红军故事,宣传革命精神。
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和弘扬西路军革命精神,1986年,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委、县政府决定在红石窝山修建石窝会议纪念碑,在县城隆畅河畔修建全面展现西路军征战祁连山历史的专题纪念馆——石窝会议纪念馆。红石窝村村民自发组织“牧民建筑队”,赶着牛、拉着马,向海拔4000米的红石窝山顶搬运石料、水泥,建成了我国海拔最高的红军纪念碑。
1988年,肃南县建造了红西路军烈士纪念塔,塔正面装镶黑色大理石,塔的左侧是李先念题写的“继承和发扬西路红军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为祁连山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努力奋斗”,右侧是徐向前题写的“西路军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
2006年,石窝会议纪念馆进行维修,重新布展。展厅分为浴血河西铸功勋、慷慨悲歌梨园口、碧血遍洒马场滩、巾帼赴难康隆寺、情怀永系石窝山、千秋绝唱映祁连六个单元,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影视资料再现了西路军在肃南战斗的悲壮历史。红西路军石窝会议纪念碑、纪念馆和红西路军烈士纪念塔昂然屹立,象征着红西路军革命精神永远被后人铭记,成为提升党性修养、厚植爱国情怀、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