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往察来,坚定自信——评《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00讲》
来源:中国民族报 张弩 发布日期:2024-08-1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作者: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以史为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须从历史出发,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把握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的发展趋向,彰往察来,坚定自信。由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00讲》近期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以“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题,选取100个典型史实,深入细致地描绘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首先,全面系统剖析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和文化脉络,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文化认同。全书时间跨度长,涵盖了自先秦至近代三千余年的时间,以广阔的视角和深邃的笔触展现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的图景。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生动的叙事手法,揭示了中华民族在面对自然灾害、社会变革、外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强烈认同。这种认同是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文明延续的重要基础。如《从“诸夏”到“华夏”》一文,作者首先从字形出发,分析“华”“夏”二字的本义,指出这两个字都有“美好”的内涵,接下来叙述由“诸夏”到“华夏”的形成过程,并强调文化是“华夏”与“蛮夷戎狄”的区分标准,“蛮夷”可以通过学习华夏文化成为“华夏”,而这一过程也为华夏文明输入了新的要素。这些认识体现了作者以史为据、史论结合的理念。作者不仅是历史的讲述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和探索者,通过对历史事件、文化符号和思想观念的分析,描述了中华民族如何在变革中保持着内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展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其次,注重历史事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展现了视野上的广度和深度。作者立足中外比较,在同一历史时空的坐标上,既讲述中华文明的重大成就,也介绍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状态,展示文明之间的交流互动,并以比较的视角分析中外文明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在《中华儿女大团结的广阔舞台》一文中,作者认为农耕时代的人类文明大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同欧洲文明相比,原生的中华文明自觉进行文化建设,并孕育出以史为鉴的精神。作为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中华文明的特色在于具有可以将各民族聚合为一个整体的向心力,这种向心力源于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怎么应对这个变局,中国给出的答案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中华文明的向心力不仅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内部整合与发展,也为世界文明的和谐共存树立了典范。

  第三,注意宏观论述与微观探索相结合,内容丰富,观点鲜明,文字流畅,言简意赅,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可读性。全书开头与结尾部分的几篇文章,分别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作者认为,中华民族形成过程的标志之一是尊重历史经验,具有共同的史学与历史文化认同。《史记》开创的纪传体史书体例为后世史家所效仿。不论哪个民族建立的朝代,在修前代史书时,都会自觉采用纪传体例,这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认同的突出表现。到了近代,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的仁人志士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围绕“中华民族是一个”展开讨论,为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贡献了力量。除了理论探索之外,全书用更大篇幅对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过程进行了描述。这些文章从史实出发,以时间为线索,从人口迁徙、经济贸易、语言文字、文化艺术等方面细致阐释了中华民族从先秦到近代的形成发展过程。这些详尽而深刻的叙述,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体现了我们辽阔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该书顺应中华民族的发展趋势,在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同时,分析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内在机理,有助于引导读者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作者在叙述理论和史实的过程中做到了深入浅出,语言准确,平实又不失感染力,兼具学术价值与普及价值。这种对历史的深层次展示,使得该书不仅是一部学术性很强的作品,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文化读本。

  总的来说,《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100讲》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扇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窗口,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古老而富有活力的中华民族。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中心)

(编辑:王琪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