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省西华县逍遥镇,厨师用石碾磨胡辣汤香料。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胡辣汤,是河南人餐桌上最常见的小吃。其做法是用熬制好的骨头汤做底料,再把多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成汤料,加入胡椒、辣椒及其他食材,不仅汤浓味美,还能暖胃驱寒、充饥和提振精神。
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是胡辣汤起源地之一,素有“河南胡辣汤看周口,周口胡辣汤看逍遥”之说。传说,胡辣汤曾是宫廷佳肴。宋徽宗年间,御厨以消食茶和醒酒汤为基础,祛除茶之苦味、汤之辣味,做出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汤羹——延年益寿汤。它能醒酒提神,深得徽宗喜爱。靖康之乱后,流落在外的御厨途经逍遥镇,见其东门临沙河,西门近依颍河,形势天成,两河逶迤东流,镇中寨堡坚固,为地灵水秀之地,决定在此隐居,以卖汤为生。于是,宫廷秘方流传到了民间。逍遥镇为中州名镇,河水东流,漕运兴盛,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水旱码头,南北商客沿着陆路和水路汇聚在逍遥镇,胡辣汤因此盛行。
最初,以消食茶和醒酒汤为基础制成的延年益寿汤,配方主要是中药材和调料。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饮食习惯也不断融合。人们对胡辣汤的配方进行了多次改进,加入了游牧民族喜爱的牛羊肉。
胡椒作为一种香辛料,较早时曾作为辅料与羊肉一起炖煮。随着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来往日益密切,中原地区牛羊肉的消费量也逐渐增加。羊肉膻味重,烹饪的时候需要搭配香辛料去腥。胡椒口感辛辣,气味芳香,还能增进食欲,所以在市场上很受追捧。唐代《酉阳杂俎》云:“胡椒,出摩伽陀国,呼为昧履支。其苗蔓生,茎极柔弱,叶长寸半,有细条与叶齐,条上结子,两两相对。其叶晨开暮合,合则裹其子于叶中。形似汉椒,至辛辣,六月采,今人作胡盘肉食皆用之。”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药著作认为,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有益于行气。北宋时期,胡椒贸易扩大,东南亚各国使节来中国时,经常以胡椒作为贡品。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大量胡椒进入中原地区,成为百姓日用调味品。
关于胡辣汤里胡椒的由来,有这样的传说:一位客商随身携带一瓶胡椒粉,他在吃胡辣汤时,不小心将瓶子碰翻落入锅中,胡椒粉便搅入汤羹之中。客人吃后,身心俱畅,通体舒泰。从此,胡椒粉成为胡辣汤必不可少的一味调料。
在胡辣汤的诸味食材中,海带是一大特色。加入海带的胡辣汤非常鲜美,而且海带碘含量高,也被称为“长寿菜”。唐代《本草拾遗》记载:“大叶藻生深海中及新罗,叶如水藻而大。”宋代《册府元龟·外臣部》记载,渤海国于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十月、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二月、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四月向中原王朝进贡海带。宋朝在编撰《新唐书》时,专门在《渤海国传》中列出了渤海国特产“南海昆布”(即海带)。到了宋代,随着海上贸易的繁荣,海带源源不断进入中原地区,逍遥镇胡辣汤配方中也加入了海带,这也体现出渤海国与中原地区的交往。
牛羊肉、胡椒粉、海带等食材在逍遥镇胡辣汤的配方中出现,折射出北宋时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情景。密切的经济交往、文化交流、人口流动、族际通婚等,促使各民族的联系更为紧密。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