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向中原地区迁徙,各民族广泛杂居,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历史潮流,在北朝墓葬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北朝随葬镇墓兽,是在西晋随葬镇墓兽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西晋镇墓兽的形状主要是牛形,如犀牛,陶质,四肢直立,放置于墓门附近。在北朝前期,如北魏平城时期的墓葬中,开始出现人面镇墓兽,和兽面镇墓兽一起构成新的镇墓兽组合。兽面镇墓兽多为蹲坐状,形状似虎;人面镇墓兽呈蹲坐状或四肢直立状,人面多为深目高鼻的胡人形象。
北齐人面镇墓兽(左)与兽面镇墓兽(右)。图片来源:大同市博物馆
北魏孝文帝从平城迁都洛阳后,积极实行汉化改革,丧葬制度也在中原礼仪制度影响下逐渐规范。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的随葬镇墓兽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组合和造型,一般来说,由一人面、一兽面镇墓兽组合而成,成对出现。兽面镇墓兽形态接近狮子,继承了北魏平城时期镇墓兽的蹲坐状,固定蹲坐于踏板上,足部似爪形,背部有三撮倒竖的鬃毛。兽身在平城时期出现的鱼鳞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狮子样的长毛和前肢附近的羽翼毛。人面镇墓兽的容貌比平城时期更接近胡人形象,由平城时期的低头颔首、表情平和,转变为面部上仰、张口吐舌,须发修长、仪态威严。这种镇墓兽的组合形式和造型为之后的东魏、北齐所继承。同时期关中地区的墓葬中,随葬的是一对相同样式的兽面镇墓兽,伏卧于踏板之上,头部向前伸,颈背上有三束高大的鬃毛,这种组合和造型为之后的西魏、北周所承袭。
东魏与北齐时期,镇墓兽造型和组合仍沿用北魏洛阳时期的风格,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细节处有更显著的变化。这一时期的镇墓兽承袭了北魏迁都洛阳后的样式,表现的是类似狮子的蹲坐形态,由洛阳时期的鬓发长且下垂转变为短而卷曲成翼状,更为简练。东魏至北齐后期,镇墓兽向大型化发展。如,北齐左丞相文昭王高润墓中的镇墓兽高54厘米,北齐东徐州刺史和绍隆夫妇合葬墓中的镇墓兽高50厘米。值得注意的是,镇墓兽头顶出现了冲天戟。晋阳地区的镇墓兽造型与邺城地区略有不同,兽面镇墓兽虽为蹲坐状,但背部无鬃,足部为马蹄状;人面镇墓兽头部造型较大,深目尖鼻厚唇,胡人形象特征更突出。到了北齐后期,晋阳地区受邺城地区影响进一步加深,镇墓兽形态逐渐与邺城地区合流。
西魏与北周时期的镇墓兽继承了北魏关中地区镇墓兽伏于地的形态,并出现了两种式样的镇墓兽。一种是由北魏洛阳时期镇墓兽背部鬃毛成束状竖起演变为背部鬃毛连成一片呈凸起状,足下无踏板;另一种是镇墓兽背部的鬃毛消失,头部生角,足下无踏板。这两种样式的镇墓兽构成新的组合。此外,在西魏侯义墓中出现了伏卧型兽面镇墓兽、卧型人面镇墓兽的组合,这是北魏分裂以后洛阳地区对关中地区影响的一个实例。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吸收了东魏和北齐制度。《隋书·仪礼志》记载,在典礼方面,“悉用东齐《仪注》以为准,亦微采王俭礼”。顺应这一潮流,北齐蹲坐状的人面镇墓兽与兽面镇墓兽组合成为流行趋势。如,河南安阳梅元庄隋墓明显继承了北齐镇墓兽特征,镇墓兽虽然蹲坐,身体更直,头无冲天戟,背后少一鬃毛,但其总体特征与北齐镇墓兽相近。但是,北周镇墓兽形态在隋朝初期也有发现,如河南陕县刘家渠刘伟墓出土的镇墓兽四肢匍匐于地,背部无鬃毛,昂头向上,形态与北周李贤墓出土的镇墓兽相同。至隋大业年间,东魏和北齐风格的镇墓兽几乎取代了具有北周特征的镇墓兽。
北朝时期镇墓兽造型的变化演进,总体上与同一时期民族交融的过程一致。可以说,镇墓兽作为特定的文化符号,以其发展演变见证了各民族文化交融汇聚过程。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