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处,火焰山脚下,高昌古城以北,有一处方圆10平方公里的古代墓葬群——阿斯塔那古墓群。这是魏晋至隋唐时期(3—8世纪)高昌地区重要的公共墓地。高昌,因“地势高敞,人庶昌盛”而得名,为丝绸之路北道的要冲,是南来北往的重要交通枢纽、中原政权与北方各民族政权进入西域的必争之地,也是各方商贾往来贸易的中转站。高昌地区的居民多为西汉时期屯戍军人的后代,几百年间,这片区域被柔然、高车、突厥、铁勒等北方游牧民族势力交替控制,十六国末期自成一国,立为高昌国。贞观十四年(640年),唐朝统一高昌,设西州,行使州县制度。
1959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13次考古发掘,清理发掘西晋至唐代墓葬400余座。1988年,阿斯塔那古墓群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阿斯塔那古墓群是新疆发掘晋唐墓葬数量、出土文物最多的遗存,累计出土以文书、墓志、丝织品为代表的文物上万件,其中带有纪年的文书、墓志等地下文献资料为墓葬定年提供了重要参照。阿斯塔那古墓群因出土文物数量大、种类丰富、保存状况良好,被称为“吐鲁番地下博物馆”。
考古工作者在对阿斯塔那古墓群M206号墓葬进行保护性发掘过程中,发现70余件隋唐时期的彩绘泥俑、木俑,包括侍女、舞姬、宦官、武士、胡人、天王俑等。其中出土的3件绢衣彩绘木俑珍贵非常,是目前发现的唐代唯一一组穿衣俑,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绢衣彩绘木俑。 图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研究发现,这组木俑制作工艺独特,头部与躯干分段刻制,用木条在颈下胶合,木俑的双臂均用纸捻成,插入肩部两侧的小孔内,再组合成想要的动作形态。木俑面庞饱满圆润,涂有胭脂,眉间饰有花钿,非常别致。木俑身着绫罗锦绢成衣,其色彩是用天然植物染料茜草、蓝草和红花染制的。其中,红花是经由丝绸之路从埃及中转波斯再传到唐朝的,是重要的常用染料。这些植物染料染出来的颜色纯正自然,甚至还具有防虫抗菌的功能。
这组木俑所穿戴的绢衣服饰被称为襦裙装,以襦衫、长裙搭配,再辅以半臂、披帛及带饰等为主要特征,是隋唐至五代时期妇女的基本服饰。研究发现,这些保存完好的绢衣分别使用绫、罗、绢、缂丝多种丝织品制作而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缂丝制品。缂丝是一种对织造技术要求极高的丝织品,有“织中之圣”的盛名,以往被认为起源于五代,兴盛于两宋,而绢衣彩绘木俑上缂丝制品的发现,说明在初唐时期已有缂丝。木俑绢衣上还饰有联珠纹,已有研究认为,联珠纹起源于中亚地区,在初唐时期被唐人广泛使用。绢衣彩绘木俑造型精巧,历经千年时光仍旧鲜艳如新,是唐朝文化交融的缩影。
M206号墓葬出土的墓志铭显示,墓主人是张雄夫妇。张雄夫妇去世的时间相差较远,张雄卒于贞观七年(633年),其妻麴氏卒于垂拱四年(688年),相距55年,陪葬品也是分两次下葬,显示了唐朝高超的手工艺水平。
史籍记载,张雄,字太欢,祖籍河南南阳,先祖为避中原战乱,经河西迁至高昌国。他官至高昌左卫大将军,是“入筹帷幄,纬武经文”的人物,极力主张高昌与唐交好,但是当时的高昌王麴文泰并未采纳其规谏,张雄郁郁而终。张雄的夫人麴氏出身高昌王族,张雄过世十余年后,麴氏举家迁往中原地区,他们的儿子张定和、张怀寂在唐朝任职为官。麴氏81岁离世,唐朝诏封其为“永安太郡君”,以表彰其深明大义、教子有方。麴氏的陪葬品是张怀寂命人制作的,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特征。
张雄夫妇合葬墓出土的大批珍贵文物,对研究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不同层面体现了西域地区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现实,印证了中华文化在西域地区的深远影响。不仅如此,研究认为,整个阿斯塔那古墓群的墓葬形制、聚族而葬的丧葬方式,都与河西乃至中原丧葬传统一脉相承。尤为重要的是,古墓群的墓主包括汉、车师、匈奴、昭武九姓等各族人群,说明各民族在共同开发西域的过程中深入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生死相依的深刻认同。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考古研究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