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文化展现中华民族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报 付广华 发布日期:2024-10-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中华民族先民在认识、适应和开发山地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梯田文化。水作梯田广泛分布在南方群山峻岭之中,凝聚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古老智慧,被称为人类农耕文明的“活化石”。红河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紫鹊界梯田、崇义上堡梯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梯田文化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农耕文明智慧结晶,展现出中华文明的丰富多彩和绵延恒久的生命力。

  适应山地环境,营造循环生态系统

  我国南方地区多丘陵、山地,为解决粮食问题,当地各民族利用堤坝、沟渠和池塘构建人工灌溉系统,修筑了能够涵养水源、适宜种植水稻的梯田,使得丘陵地区也能够大面积种植水稻。人们凿穿巨石,砌造田埂,填充土壤,形成一块块梯地平台,并引来山泉水灌溉,造就了梯田农业景观。

  在梯田中,人们根据地势高低采取差异化的栽插方法,培育出多样化的稻谷品种。高山梯田水冷气温低,秧苗生长较缓慢,插秧比较密集;低山梯田水暖气温高,秧苗生长较迅速,插秧较为稀疏。从山脚到山顶,层层梯田秧苗的株距不同,反映了各民族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认知,彰显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梯田稻作农业生产智慧。

  在梯田农业系统中,森林、河谷、梯田、村寨共同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循环系统。高处茂密的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提供了充足的柴薪;依地势在阳坡开垦的梯田,提供了生存所需粮食;溪流系统可以蓄养鱼虾,还通过村寨肥塘,为梯田输送营养;村寨则对整个农业文化系统予以调节。在充分认知与利用山地环境的基础上,各族人民构建起以人为中心的循环生态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以复合型生产活动应对资源供给波动

  人类所能利用的资源供应是有波动的,梯田稻作农业也不例外。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会严重影响梯田农业产量。因此,人们同时从事狩猎采集、旱作农业、畜禽饲养等生产活动,以应对资源波动。

  狩猎采集,是人类延续至今的取食方式。人们可以从河流、森林、土地中获得鱼虾、蔬果等食物。在旱地种植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不仅可以弥补口粮不足,还可用于畜禽饲养。为了集约利用稻田空间,人们在稻田里养殖鱼类,在田埂上种植黄豆,利用秧苗壮苗期和收割后的空窗期养鸭,发展出立体高效的综合农业。梯田中的杂草和害虫被鱼、鸭啃食,稻谷扬花会成为鱼的食物;鱼粪和鸭粪可以肥田,黄豆的根瘤菌可以固氮为梯田输送营养,形成了典型的“稻鱼鸭”共生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事实证明,从事多元生产活动有其必要性和有效性。可以说,复合型生产活动开拓了食物和生计来源,增加了生存保障。

  制定管理规则,保障正常生产秩序

  人们在从事梯田稻作农业生产时,会采取一些措施保障生产安全。比如,为了保证梯田生产用水秩序,一些村寨设立灌溉沟管理小组,推举“沟长”,负责带领群众进行水沟巡查、维护和修理。一旦发现渠道阻塞,小组成员会及时疏通。

  对于部分供村民使用的沟渠,也形成了严格的管理规定。一是依规用水。一条灌溉渠流经多处梯田,首先满足先开辟的田块用水;一条主渠流经处有多个支渠,首先满足先开凿的支渠的田块用水。二是木(石)刻分水。一条主渠或支渠要灌溉多块梯田,要在水渠分水处安一块平整的木块或石块,根据按需灌溉田地的多少,在木块或石块上凿出带有多个缺口的“水平”,使水能够自流进相应的梯田中。这样可以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避免用水纠纷。

  此外,人们还围绕梯田生产制定乡规民约,保障梯田稻作农业生产有序开展。如,清朝光绪年间《龙胜柒团禁约简记》规定:天干年旱时,龙脊梯田的农业生产要“照古取水,不敢灭旧开新”。云南红河哈尼族村寨将森林分为水源林和寨神林,禁止砍伐林中树木,并规定对偷水者严惩不贷。

  珍视自然万物,深化关系认知

  各民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发展梯田稻作农业生产的同时,深化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比如,哈尼族群众将自然万物视作自己的亲人和伙伴,赞颂大山“像阿妈的胸脯”,称呼水为“亲亲的水娘”,认为花草树木是兄弟姐妹,对待梯田就像“独儿子”“独姑娘”一样珍视。龙脊的壮族、瑶族群众认为井水、泉水皆为自然所赐,会在井旁泉边举行仪式,祈祷涓流不息。江西上堡的客家人会在河流汇集处建造水口庙,供奉神农、龙母等,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对自然的珍视和敬畏,使得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都会保持规范,获得内心的安宁。

  今天,人们既推进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在梯田推广应用,也重视传统稻谷品种的种植和保护,依据传统方式管理森林和水资源,梯田传统耕作体系以及与梯田农业相关的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和发展。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梯田文化蕴含着各民族生存智慧,具有显著的活态性和传承性,在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具有积极作用,要持续做好梯田保护、开发与利用工作,促进梯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华梯田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项目号21BMZ129)阶段性成果。】

(编辑:王琪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