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书屋。史恭敬摄
仲秋时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巴彦岱镇巴彦岱村10巷,小院幽静,其中一栋书籍册页样式的建筑上写着“青春万岁”四个大字,“王蒙书屋”静设于此。
王蒙书屋的旧址,是著名作家王蒙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不远处,是他和妻子当年在巴彦岱生活的旧居。
9月16日,正值中秋节的前一天,“道中华”曼行国道团队来到了这里。“是什么让王蒙先生坚持认为‘新疆人民对我恩重如山’?他又为何对自己在新疆度过的16年,特别是在伊犁的8年念念不忘?”随着讲解员的介绍,“道中华”文宣平台文化传播使者、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王蒙书屋和旧居参观,端详那些他旧日生活的黑白照片,查看泛黄手稿中的伊犁记忆,王蒙与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重新鲜活地呈现于眼前。
“燕子归来寻旧垒。我们从北京到伊犁,追寻着王蒙先生的足迹来到这里,感觉自己也像一只燕子,重新踏访王蒙先生的足迹,特别是他的心迹。”参观结束,蒙曼驻足旧居小院,深有感触地讲道,王蒙在特殊的岁月里来到新疆,是新疆的博大和宽厚容纳了他,并且淬炼了他。“王蒙先生离开新疆是最舍不得的,他这辈子都感恩新疆这片热土。是这片热土将他从一个少年锤炼成了一个成人,从一块铁锤炼成了一块钢。”
当天,身在北京的王蒙也通过视频,向巴彦岱的老乡们表达思念。他说:“我很想念你们,也知道巴彦岱有许多的变化,我还会去看望大家的!”随后,他还用维吾尔语重复了一遍。这条视频在巴彦岱广为转发,乡亲们收到了这份来自远方的惦念。
“道中华”曼行国道团队在王蒙书屋参观。黄哲摄
王蒙和伊犁
1963年至1979年在新疆生活和工作的经历,是王蒙常常说起的话题。他曾表示,这16年的生活为他的文学创作带来了灵感源泉。他于2013年出版、70万字的长篇小说《这边风景》,正是描写了伊犁州的历史故事和美好光景。
1963年,王蒙举家迁往新疆,开启在乌鲁木齐的生活和工作。1965年4月,他来到伊犁州伊宁市巴彦岱镇(原红旗人民公社)。在这里,他拿起“坎土曼”(维吾尔语,意为锄头),和乡亲们一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劳动之中。
在巴彦岱期间,王蒙住到了老农阿卜都热合曼的家里。他和阿卜都热合曼老爹、赫里其罕大娘“同吃同住同劳动”,当地群众也渐渐把他当成这个家庭的一位成员。那些可爱的农民兄弟,邀请王蒙到家里赴宴,一口一句“房子去”,他们用肉饼、甜食、奶茶、抓饭、拉面和酸面片汤等招待他……
1979年6月,王蒙离开新疆。坐上火车回北京时,他哭了。16年的岁月流逝,他从一个29岁的青年,变成了45岁的中年人,他最好的年华与新疆这块土地紧紧缠绕在一起。
巴彦岱是王蒙的难忘之地,他也一直深爱并关注着这片土地。
王蒙最近一次回伊犁是在2021年7月。在巴彦岱镇,他见到了老朋友卡力·木拉克、尤里达西·吾休尔、金国柱。他们热情地拥抱,互致问候,开着玩笑。看到王蒙端起奶茶碗,卡力·木拉克问他:“还习惯吗?”王蒙笑着说:“我在家里也经常自己烧奶茶,不过做得不是很好,但妻子现在学会了做抓饭,味道还很不错。”“不会做抓饭就抓不住我的心。”王蒙风趣的话语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和大多数的老朋友见面一样,王蒙和乡亲们互相询问着孩子的学业工作、老人的身体情况,相伴来到王蒙书屋院内的“巴彦岱人民公社二大队”队部旧址前合影留念。
离别之前,王蒙满是留恋地说:“时间太短了,真想和巴彦岱的老朋友们多聊聊。”
王蒙书屋和书屋的孩子们
2013年5月23日,王蒙书屋落成开馆。在当日的落成典礼上,王蒙激动地说:“新疆的朋友对我恩重如山,我永远是新疆的王蒙!我和你们永远在一起!”从此,王蒙书屋便成为他与这片土地的另一种连接。
王蒙书屋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为三个大厅,主要展示王蒙的作品、相关图片和珍贵手稿等;二楼分两个阅览室,提供维吾尔、汉两种文字的图书,是当地群众的免费阅读场所。自开馆以来,王蒙书屋先后挂牌为“伊犁州党性教育基地”“伊犁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成为各族群众了解新疆历史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精神的重要平台。
麦迪娜·拜依山是巴彦岱镇苏阿勒玛村的一名年轻人。她从大学期间就利用假期在王蒙书屋实习,如今已经成为书屋的讲解员。“几百场讲解下来,我从最开始的背讲解词,到后来学会讲故事,对王蒙老师在新疆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加懂得他多次在重大场合说起巴彦岱、说起自己的新疆岁月的深刻意义。”麦迪娜·拜依山说。
同样受益于书屋的,还有给王蒙爷爷写信并收到回信的苏丽娅·沙吾提江和法依扎·迪力夏提。她们都是巴彦岱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从三年级就开始参加王蒙书屋“小小讲解员”的培训。
2021年以来,巴彦岱镇中心小学常态化组织少先队员到“王蒙书屋”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小小讲解员”就是其中一项。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义务解说,既能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水平,又能获得文学滋养,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7月8日,在老师的指导下,苏丽娅·沙吾提江和法依扎·迪力夏提给王蒙爷爷写了一封信,讲述家乡的变化,并邀请他再回故乡巴彦岱。令她们激动的是,一个月后,她们收到了王蒙的回信。信中说:“我很怀念巴彦岱的父老乡亲,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再到巴彦岱走一走、看一看!”王蒙还鼓励她们“刻苦学习,树立理想,增长本领,将来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生活
9月初,新疆广播电视台记者、主持人迪丽沙·塔伊尔在北京如愿采访了王蒙。作为土生土长的巴彦岱孩子,她从小就听爷爷和父辈说起“老王”的故事。
“一提到王蒙老师,我的心里就涌动着一种自豪感。我从小在村里长大,从家中几代人的讲述里,我能够感受到王蒙老师和乡亲们之间相濡以沫的浓厚情感,他们成为了彼此的亲人。”迪丽沙·塔伊尔回忆,因为有了王蒙书屋,家乡的阅读、学习氛围更浓,不仅许多年轻人常来这里读书,很多农民也在书屋学到了农业知识,带动了当地的山乡巨变,“这是王蒙老师留给巴彦岱的宝贵精神财富,王蒙书屋就像一扇窗户,给我们打开了通往更广阔世界的道路”。
在恬静的边城乡村,在一片有故事的土地上,王蒙笑了,村民们笑了,孩子们笑了,村干部笑了,游客们也笑了……他们的笑,是这个时代最好的注脚。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今日的伊犁,你会怎么说?”在当日活动现场,有人问蒙曼。她不假思索地说:“那肯定就是王蒙先生在《青春万岁》里说过的,‘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在伊犁,我们骑马走过夏塔古道、乌孙古道,然后又穿行在独库公路、伊昭公路。这些古道和现代化道路恰似一条条金线,编织起古代的丝绸之路,也编织出我们今天的康庄大道。”
“最是书香润人心。”在王蒙书屋,阅读也犹如一条条金线,串起一个个迪丽沙·塔伊尔的梦想。文化的力量、文化的温度,如清泉滋润着一个个渴望知识、追求进步的心灵。这里不仅记录着王蒙与新疆各族群众的故事,更续写着生生不息的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迪丽沙·塔伊尔与王蒙合影。迪丽沙·塔伊尔供图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