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北京民族电影展启动——在光影画卷中,寻找血脉相连的答案
来源:中国民族报 吴艳 发布日期:2025-04-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本文图片均为影片海报,由活动主办方提供

  4月22日,作为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常设单元,2025北京民族电影展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启动。影展启动仪式上,原创沉浸式民族电影情景剧《中华儿女 同心筑梦》精彩演出。该剧以时间为轴,以光影为线,生动呈现了中华儿女共建家园、携手奋进的精神风貌。北京民族电影展以电影为舟,溯流而上,在光影画卷中,寻找血脉相连的答案。

  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题材电影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与文化根脉,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本届影展以“影话共同体”为主题,来自13个省市区的20部影片入选参展,为电影创作者搭建观摩、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也为大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窗口。

  本届影展佳作云集。参展影片主题深刻、题材丰富、类型多样。其中,《阿克达拉》《爱在大凉山》《桃李无言》等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反映民族地区发展风貌,展现各族群众克服困难、团结奋斗的坚强意志和奉献精神;《父亲在远方》《天宝》《昆岗的号角》等聚焦历史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传递榜样的力量;《野马部落》《天盖勒》《阿爸的刀》《二枚铜元》等贴近现实生活,讲述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感人故事;《某年盛夏》《阿尔斯楞》等则展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

  本届影展继续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由“北京市场”“北京展映”等北京国际电影节相关单元活动和民族电影公益展映等自主筹办活动两部分组成。其中,“北京市场”国际展会设立特装展位宣传推介参展影片,邀请主创参加行业对话和“电影大师班”等。民族电影公益展映(4月18日-5月底)期间,中国电影博物馆在6号厅放映《阿克达拉》等民族题材新片,持续推动民族文化传播。

  影片《阿克达拉》在此次影展中可谓广受关注。在4月18日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上,该片主创团队集体亮相。影片以19个省市及中央单位的援疆工作为背景,以棉花产业发展为主线,讲述了上世纪60年代,众多援疆干部来到阿克达拉支援建设的感人故事,传递出浓厚的民族情、援疆情与家国情。“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封写给所有关心和支持新疆建设者的情书。”该片导演张忠深情地说。

  今年年初已在全国公映的影片《阿爸的刀》同样颇受关注。该片讲述了名扬中外的藏刀第五代传人多吉的故事。影片为观众呈现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展现了家庭间浓厚的亲情。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文化创意专业委员会影视中心主任乔长浩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一个民族的古老传承艺术,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绵延不绝的血脉精魂。”

  近年来,民族题材电影蓬勃发展,其独特的创作视角与创新表达为电影市场注入活力。《野马部落》正是一部将电影与舞台艺术表现手法相融合的群像剧作品,影片以轻喜剧的形式讲述了三代人乐观面对困境,共同创业、振兴乡村、治愈心灵的故事。影片将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交融于镜头中,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此外,《天盖勒》《音乐课》《手拉手》等也有不俗表现。

  今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黄晓伟在启动仪式上表示,民族题材电影为融通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维护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电影博物馆将继续做好民族题材电影的展览展映、内涵挖掘、宣传推广和海外传播,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出更大贡献。”她说。

  北京民族电影展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主题和内涵持续深化,宣传展示形式持续创新,汇聚了一批优秀电影人,推出了数百部精品佳作。“影展要以民族题材电影为载体,持续打造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特色品牌。”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李新表示。

  作为本届影展的特色活动之一,民族电影会客厅活动在影展启动当日举行,围绕“影话共同体”这一主题,邀请长期参与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评论的专家学者和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们进行交流与探讨,为促进民族题材电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编辑:魏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