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勒泰”:雄鸡版图的绚丽尾翎
来源:中国民族报 梁利华 王佐宽 发布日期:2024-05-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改编自作家李娟同名散文集的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日前迎来全平台收官,观众的评论中时常出现“治愈”“牧歌”“赛博吸氧”这样的用词,该剧更被戏称为“新疆旅游宣传片”。目前,社交平台关于这部剧的很多热搜都围绕着原著和剧集的人文精神展开,更有观众讨论到从该剧人物身上反映出草原各民族因长期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特点。

  一部《我的阿勒泰》为何悄然蹿红,且后劲如此之大?触动人心的阿勒泰,又究竟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阿勒泰的历史截面

  早在旧石器时期,阿勒泰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为断匈奴之右臂,发动河西之战,两次大战均取得胜利。自此,匈奴远遁大漠,汉朝北部趋于宁静,二者争夺的焦点转向西域。

  公元前68年,西汉将领郑吉奉命屯田渠犁(今新疆库尔勒、尉犁以西一带),后带兵大破车师国,因功升为卫司马。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派人与郑吉联系,率部下万人降汉。郑吉即派渠犁、龟兹诸国5万人迎接。日逐王等人随郑吉到京师拜见汉宣帝。随后,汉朝在乌垒城(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设置了西域都护府,郑吉被汉宣帝任命为首任西域都护。

  公元702年,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边疆,在庭州设立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境内),管辖天山以北包括阿尔泰山和巴尔喀什湖以西的广大地区。北庭都护府设立后,社会安定,农业、牧业、商业、手工业都得到空前发展。公元713年,第二任都护郭度瑾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地、屯垦戍边。之后,为了确保这条中西大道的安全和领土完整,唐玄宗又在北庭设立节度使,统领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有镇兵万余人。

  元代,阿勒泰地区作为窝阔台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的交界处被分开管理。公元1906年,科布多、阿尔泰分治,清政府设阿尔泰办事大臣(清代末年于阿尔泰地方设置的驻札大臣),管理阿尔泰地区。1912年后,改阿尔泰办事大臣为阿尔泰办事长官,其辖地又称“阿勒泰地区”。2000多年间,阿勒泰地区不仅一直是西北边防重镇,同时也因为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人们在此聚集,繁衍生息。

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风光。资料图片

 

阿勒泰的山水之间

  发源于阿尔泰山的额尔齐斯河,是我国唯一一条汇入北冰洋的河流,也是阿勒泰的母亲河。这条河有着“送子河”的别称,相传在这里喝过水的女子更容易怀孕。来自阿尔泰山的冰雪融水是额尔齐斯河的重要水源,经过科学考证,发现雪水中含有大量重氢元素,重氢元素有促进女性排卵的功效,想必这也是额尔齐斯河被称为“送子河”的原因。

  阿尔泰山不仅有清澈的雪水化成无数条“银河”,滋养阿勒泰各族人民,位于山脉间的可可托海更有着别样的宝藏。

  位于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东北的可可托海镇,西北风常年穿梭于因风雨侵蚀造成的深沟峡谷。随着道路盘旋而下,到达因积水形成的蓝色湖泊,这里便是目前世界已知最大和最典型的含有稀有金属矿的花岗岩脉之一“3号矿脉”。

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的“3号矿脉”。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20世纪30年代,当地牧民在“3号矿脉”露头部分捡到了一些绿柱石、碧玺、水晶、玛瑙等色彩艳丽的矿物,用作珠宝装饰物。1935年,苏联得知情况后,专门派出专家小组溯额尔齐斯河而上,发现了包括可可托海“3号矿脉”在内的8处矿化点。“3号矿脉”不仅稀有金属矿种多,矿物成分复杂,还有储量大、科研价值高等特点。

  “3号矿脉”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功勋矿”“英雄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岁月里,可可托海的各族干部群众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战风雪、斗严寒,人拉肩扛,加班加点,将矿石运出矿山,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和“两弹一星”成功发射作出重大贡献。

  1970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制造原子弹、氢弹所用的稀有金属主要来自“3号矿脉”。可以说,“3号矿脉”助推了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如今,这里成为众多地质学者和地质爱好者打卡的景点。

 

阿勒泰的“冰雪奇缘”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北部为阿尔泰山,西南部为沙吾尔山,南部为准噶尔盆地。阿尔泰山在蒙古语中有“金山”之意,如今,阿勒泰不仅有地下的“璀璨宝藏”,山脉上的银装素裹,更把“中国雪都”的美名传向世界。

  阿勒泰地处北纬45度至47度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带”,雪质、雪量、雪期,气温、风速、湿度等滑雪条件均为世界一流。这里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被称为“人类滑雪起源地”。

2023年12月22日,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塔拉特村,村民为游客表演“姑娘追”。 新华社记者 丁磊摄

  确立阿勒泰“人类滑雪起源地”这一名号的有力证据之一,就是墩德布拉克洞穴的彩绘岩画。画中,一排远古先民手执短杖,脚踩短小雪踏,弯腰屈膝,抬头撅臀,身体前倾,其动作与现代滑雪动作基本相同。在距离弧线滑雪队伍右上方洞穴顶部的40厘米处绘有一人物,正面而立,脚踩短小雪踏,头戴羽冠,一手叉腰,一手握狩猎工具指向前方,在指挥滑雪队伍狩猎,而队伍身旁或前方则是拼命逃窜的野牛、野马、麋鹿。岩画生动再现了高度组织化之下滑雪狩猎时惊心动魄的场面,是迄今已知年代最久远的人类滑雪狩猎彩绘形象之一。

  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西北大学等单位在北京宣布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2006年起,阿勒泰地区将每年1月16日定为“人类滑雪起源地纪念日”。2015年1月,来自世界各国的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阿勒泰,参加国际古老滑雪文化交流研讨会,“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这一观点得到国际滑雪界的认可。如今,“滑雪”已成为阿勒泰的名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来到美丽的阿尔泰山,尽情享受阿勒泰的冰雪文化。

  从中国地图上看,阿勒泰地区就像“雄鸡”的尾翎一般,高高挺立在祖国的西北方,展现出美的姿态。它的美不仅源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也源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众共同绘就的民族团结进步和美画卷。

3月20日,阿勒泰地区文博院(博物馆)组织开展“国学小课堂”活动。阿勒泰地区文博院供图

  行走在阿勒泰,可可托海的峡谷河流、山石林地,喀纳斯湖的湖光山色,雅丹地貌的五彩滩,童话边城布尔津,额尔齐斯河、哈巴河畔的诗意乡村……无不让人流连忘返;不论是洞穴里的岩画,还是充满民俗风情的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都体现着阿勒泰的多元与包容。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进程中,阿勒泰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深厚,这一点在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者简介:梁利华,中央民族大学期刊社副编审;王佐宽,“道中华”实习编辑)

(编辑:吴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