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很多寓意美好的纹样,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变化,但其所蕴含的吉祥寓意不曾改变。云纹是我国传统纹样中的经典,应用十分广泛,在不同朝代既有继承又有创新,至今依旧是装饰纹样设计的重要元素和灵感源泉。
商代云纹铜铙。
马家窑文化时期的漩涡纹双耳彩陶瓶。
早期的出现与流变
古时,人们对“天界”和“神”很向往,总想知道云彩上面有什么。而在认识云和雨、雨和万物生长的紧密关系后,遂而对云有了崇拜之情。出于对云的崇敬,也就有了各种与云有关的纹饰。
在古人看来,云是吉祥和高升的象征,它同龙纹一样,都是具有独特代表性的中华文化艺术符号。
云纹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出土的玉器、陶器上出现的漩涡纹是早期云纹的雏形。商周时期,云纹才算得上真正成型。相较于原始的漩涡纹,这时的云纹更加规范,通常由圆形的云纹与方形的雷纹共同组成,称作“云雷纹”,可营造出腾云驾雾、气势恢宏的视觉效果。
商周时期,云雷纹常常与兽纹组合,作为青铜器的辅助装饰纹样,变得更为程式化、规范化。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里的服饰和道具就运用了大量云雷纹作为装饰,例如裹挟妲己的毯子,质子团舞剑时脚踏的龙德殿地板以及玄鸟身上的装饰纹样,剧中很多人物的服饰上也有云雷纹,带有浓浓的殷商神秘气息。
春秋战国时期是云纹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政治、经济、思想上的多重变革带来审美上的转变。造物审美由过去的重神秘风格,向着舒展自由的方向发展,卷云纹开始流行。这一时期的云纹线条变得更加灵动、柔和,同时也不仅局限于作为辅纹使用。后来,由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云纹在承袭之前风格的基础上又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有南北两种风格。其中,南方主要受楚文化影响,卷云纹以流线型为主,以活泼的“流云式”呈现,而更多受到周文化影响的北方卷云纹则保持相对沉稳的样式。
汉代,云纹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汉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云纹的装饰。从考古发现来看,从日常的器具到去世后墓室的装饰,都可以看到云纹的踪迹。
汉代流行的云纹有两种形态,一种是承袭秦代而来的卷云纹,多出现在汉代瓦当上。同时,汉代文化“形秦神楚”,故而形成第二种云纹形态——云气纹。云气纹更加自由灵动,线条更为流畅舒缓,也是汉代丝织品中最常见的纹样。这种变化一定程度上受到道家“求仙”思想的影响。云气纹样式很多,可分为直线型、流线型、带状云纹和茱萸云纹,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轻盈而流动。
为了追求美好寓意,人们常将云纹与祥瑞神物结合,并且大量运用在纺织品上。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对鸟菱纹绮地“乘云绣”,用各色丝线绣出飞卷流云和隐约露头的凤鸟,寓意“凤鸟乘云”。还有马王堆利豨墓出土的绢地“长寿绣”,在绢上绣出变形云纹、花蕾、枝叶以及在流云中的龙头侧面像。此外,汉代纺织品上还常出现云纹与茱萸纹组合,茱萸是一种乔木,古人认为其能辟邪除恶气,令人长寿。
云纹的“爆改”记录
魏晋时期,云纹沿用与祥瑞、植物组合的形式,样式主要有勾云纹和带云纹。因为受佛教盛行影响,这一时期,与云纹组合的植物常常是佛教中常用花卉,如莲花、忍冬等,称为“植物云气纹”。
隋唐时期,云纹的云头和云尾得到加强,整体形式更为独立、具象化,接近天空中的云朵,称为“朵云”。隋唐朵云的类型很多,敦煌壁画中就出现了卷云型、弧线型、伞型等。
盛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其艺术方面也不自觉流露出大气的姿态,其中,云纹方面的代表是唐草纹。在唐代之前,唐草纹已经出现,但此一时期呈现出一种华贵丰腴之感。唐草纹元素多取自牡丹花型,花朵繁复华丽,层次丰富。唐草纹的盛行,可以说是云纹发展史上极为重要的“变革”,是一次“爆改”。
宋代,“朵云”风格由“唐草”的繁复华丽转为质朴平实,如意云纹最具代表性,并且有叠云纹出现。到了元代,云纹更加复杂,如意云纹多重叠加,从而形成如意朵云。宋元时期的云纹更多保留了“双勾卷”形式,并且更为写实,贴近自然。
清代夔龙团补。
莫高窟第159窟壁画上的迦陵频伽卷草纹。
明清的“平步青云”
明清时期,各种样式的云纹常常作为礼制规范的装饰图案,与龙纹、飞禽走兽等纹样组合,大量用在皇族和官员的服装上。除有吉祥意义,也有“平步青云”的寓意。明代流行团云样式,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四合如意云纹,在很多肖像画、明代出土或传世的纺织品上都十分常见。
清代流行的叠云纹是一种面状展开,颇为铺张、繁杂的装饰云纹。与明代团云纹相比,叠云纹整体画面繁杂,层次感和立体感更强,装饰构图更加丰富,多与福、寿等题材结合构图。
清代,东西方文化交流不仅将中华文化带到西方,同时也将西方的洛可可艺术带到东方。此时的云纹变得更加精雕细琢,注重工艺技术,在样式上也就更常见重重叠叠的繁复模样。
云纹这一简单的图案纹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不断演变、丰富。每个历史时期的云纹样式,都融入了当时的文化与社会特征,反映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但云纹所具有的“祈福纳吉”寓意从未改变。中国云纹艺术也因此显出其博大精深,散发无限的魅力。时至今日,依旧可以看到以传统云纹为中式风格象征的设计元素出现在国内外舞台上。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