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文化/旅游
>
动态
解锁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新姿势
近日,新疆大学新疆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美图公司开展合作,正式在美图秀秀APP上线“美图国潮纹样计划·国潮纹样新疆篇”。该项目上线一周即实现全网曝光量超1亿次,用户互动量突破百万次,页面互动超60万次,纹样素材使用量达45万次。这一成绩背后,是数字技术对新疆传统纹样的系统性解码和创造性转化。...
2025-05-19
探寻博物馆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讲好中华各民族交融汇聚的故事,阐释好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是新时代博物馆的职责与使命。 乘着“博物馆热”的东风,博物馆应如何阐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博物馆...
2025-05-16
中国音乐学院:“声”入人心 音乐厅里唱响思政课
芦笙悠扬,民歌嘹亮。5月6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在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开展,来自水、苗、达斡尔、蒙古等各民族的师生同台演绎经典音乐作品。本场音乐会是该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暨“音乐厅里的思政课”。通过音乐这一世界语言,各族师生将民族团结的宏大叙事转化为直抵人心的情感共鸣,传递...
2025-05-09
【文化时评】非遗,正在硬核“圈粉”年轻人
非遗,很古朴也很时尚。古朴是传承赓续,时尚是现代表达。年轻人对非遗的传承,从来不是简单的复刻与照搬,而是带着时代印记进行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当代人的审美重新解码传统文化。
2025-05-09
【新时代 新青年】雁鸿:探索“中国创作的一万种可能”
非遗之美,犹如静水流深,沉淀着东方美学,映照出中国智慧。在水一方,不少青年涉水而行。他们以技为钥,以艺为灯,在非遗的历史深处打捞、创新,用一件件作品奏响古韵新声,让传统文化穿透蜿蜒流转的岁月,抵达更多人身边。 “85后”国风手艺人、自媒体博主雁鸿就是其中之一。从护士到手工博主,6年间,她将易...
2025-05-09
毬路纹:圆圆相交 福泽绵延
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除了淋漓尽致展现大唐诗坛上的闪耀群星,对人物服饰纹样的细节处理也颇为考究,展现出中国传统纹饰之美。电影中,中年高适穿着一件毬路纹圆领袍,凸显人物文武兼修的气质。而将故事背景同样设定在唐代的剧集《长安十二时辰》中,主角张小敬也曾穿着装饰有毬路纹的锦袍。 毬路纹,这种在我...
2025-05-06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