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民族报社合办】楚庄王的政治文化认同及其历史意义
来源:中国民族报 李渊 发布日期:2023-12-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楚国势力迅速扩张,积极向中原发展,与其他诸侯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楚庄王并非只倚重武力,强化对周的政治文化认同也是其参与角逐的手段之一,这对推动人群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问鼎中原”历史典故的主角就是楚庄王。《左传》记载,鲁宣公三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以征伐陆浑戎(戎的一支)为由,挥师中原,他在周王室疆域内检阅部队,并向周天子派来慰劳楚军的大臣王孙满大胆询问“九鼎”之轻重。“九鼎”在当时象征着周王朝的至高权力,因此楚庄王的行为被后人视为意图取代周天子,但楚庄王在接待天子使臣时仍以臣下自居,其政治野心虽明显,却主要是言语试探。面对楚庄王的挑衅,王孙满提出“周德虽衰,天命未改”,他承认周的德性已衰败,但楚人尚不足以取代周王室的统治,楚庄王不应觊觎周鼎。其中提到的德性与权力之关系,是周政治传统的重要特征,在西周初年的《尚书》篇章中已有体现。楚庄王并未反驳王孙满,更未用武力推翻周的统治,其行为可能受到现实的制约,但此时周天子已威信扫地,楚国力量也早已超过周王室,楚庄王此举也反映出其对周政治传统的认同。

  楚庄王对周的文化认同也值得重视。鲁宣公十二年(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军在今河南境内的邲地交战。楚庄王利用对手弱点,果断出击,对晋军造成重创。战后,楚庄王拒绝用晋军尸体建造“京观”以宣扬武功。相反,他认为息战与和平才是合理选择,并解释“武有七德”,包括“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显然其内核在于政治安定与人民富足。楚庄王并未因为晋楚两国的敌对状态而排斥晋人,而是关注普通民众的利益,用同样的道德标准对待两国士兵。他的“武德”思想与周的传统也是一致的。在《尚书·泰誓》等篇章中,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等语,周人早就将天命与君主之德相联系,更指出后者要通过人民得以体现。楚庄王此处对“武德”的理解,是他积极追求“天命”的必然选择,也是他对周文化认同的充分展示。此外,楚庄王在阐述观点时,多次引用《诗》中的文句,表明他不仅对周文化有深入了解,而且能熟练运用,与中原贵族已无明显差异。楚庄王的言论发生在楚国君臣之间,是他真实的情感表达,是其自发的文化认同体现。

  楚国曾与周王室和各诸侯国政治关系疏远,文化也有一定差异,因此长期被中原诸侯国视为另类,但为何楚庄王对周的政治文化产生高度认同感?其中既有现实政治利益的驱动,也是楚庄王积极学习的结果。根据《国语》记载,《春秋》《诗》等文献,是当时楚国贵族教育的重要资料,为增进楚人对中原的政治与文化认同提供了基础。

  楚庄王的政治文化认同,对楚国乃至先秦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进一步改善了楚人长期被排斥的局面,为民族交融创造了条件。楚人曾长期受到中原诸侯国的歧视,在楚庄王之前,楚国的周边环境有一定改变,楚庄王积极进取的行为,进一步提升了楚国地位,使楚国能更积极地参与中原事务,从而扩张了其势力范围,也为后世“大一统”政权的建立作了一定准备。在楚国自身发展过程中,楚庄王以政治文化认同为依托,凭借武力和怀柔政策,推动原先依附于晋的陈、郑等国向楚臣服,客观上削弱了战争对各诸侯国造成的伤害,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强地区间联系与民族交融。在加强联系的同时,楚人也不断吸收中原文化以发展自身文化,使其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其次,楚庄王的政治文化认同和楚国地位变化,改变了当时中原诸侯国对楚国的认识,对促进民族交融具有积极意义。尽管晋楚矛盾很深,但邲之战时,晋国将领士会还是称赞楚庄王德立、刑行、政成、事时、典从、礼顺,指出楚国的面貌已经与以前大不相同,楚人是值得尊敬的对手。在此基础上,加上楚国的实力,楚国的霸主地位也逐渐被各诸侯国接受,至楚庄王之子楚共王时期,仍能够利用其父余威会盟诸侯,这又进一步增进了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强化了先秦时期各区域间的关系,有助于消除差异、促进融合。

  春秋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以楚庄王为代表,楚、秦、吴等周边诸侯国的一批贵族不断提升自身对周的政治与文化认同,强化各自与中原诸侯国的联系,对此后秦汉“大一统”政权的建立产生了积极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