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川干部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在校内的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中,整整齐齐摆放着一件件红色文物,步枪、油灯、暖瓶……这些历经岁月磨砺的文物,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是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的缩影。
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 图片来源:鄂托克前旗人民政府网站
城川干部学院前身为延安民族学院,创建于1941年9月,直属中共中央西北局,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建立的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学校,是民族干部成长的摇篮。其办学历程倾注了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乌兰夫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为党和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民族干部,为革命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抗战形势发生变化,延安民族学院从延安先后迁址陕西定边、内蒙古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和鄂托克旗(今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其中,城川镇在当时是陕甘宁边区伊克昭盟根据地的领导中心。1945年3月,延安民族学院搬迁到城川,由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政府、伊克昭盟工委共同领导,沿袭民族学院建制,改称城川民族学院。
民族学院迁到城川的消息传开后,鄂尔多斯草原上很多青年都想到这所学院学习,不少蒙古族青年骑着马跑上百里路到城川询问招生情况,学院门口每天都聚集着很多来打探消息的青年。很快,城川民族学院就在周边的鄂托克旗、乌审旗和陕北的定边、靖边等地,新招100多名各族学员,师生总数超过200人。
刚搬到城川时,民族学院的住宿和教学条件很差,设施简陋,但师生们都很乐观。没有专门的教室和桌椅板凳,几间校舍既是宿舍又是教室。上课时,学员们坐在炕上,用叠好的被子当课桌,老师就站在地上讲课;没有黑板,就用黑煤烟和胶水搅拌后刷在宿舍的一面墙上,做成简易黑板;没有油点灯,晚自习就由老师给学员们讲述革命故事和国内国际新闻。学习用品也十分紧缺,学员记笔记、写作业的纸张都是解放区生产的小白麻纸,纸薄而脆,且限量供给,学员们非常珍惜,每张纸上先用铅笔写,然后再用毛笔写。
在城川期间,民族学院先后开办了5个班。多数教师一边开展教学工作,一边肩负学院其他工作,如,学院领导王铎、宗群、刘景平、薛向晨等,都兼教课程;陈乐山、彭达、阎清芳、章孟男、李庆森、周吉、邓佑端、党士秀、乌兰、戈壁舟、布仁特古斯等专职教师,大多兼任班主任或生活辅导员。学习内容以文化课和军事课为主,包括语文、数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书法、体育、政治教育、军事训练、战场救护等课程。
民族学院根据形势变化和政治任务要求以及学员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引导学员们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心。各族学员紧密联系抗战斗争实际,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毛泽东著作、党的民族政策等,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理论水平不断提升,文化素质显著增强。
在城川办学期间,民族学院部分师生被抽调回延安集中组成绥蒙干部大队,赴绥远、察哈尔、热河等地开展解放运动。学员们结合所学课程,深入群众,针对民族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编排文艺节目,为周边农牧民进行专场演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讲解抗日形势,引导广大群众了解中国共产党,营造了浓厚的革命氛围,党的各项工作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1947年,国民党军队占领城川,民族学院辗转到陕北办学。1949年7月,在伊克昭盟工委的指示下,民族学院所有学员从陕北迁至伊克昭盟扎萨克旗(今伊金霍洛旗)安排工作,民族学院教师队伍由中共中央西北局安排工作,延安民族学院办学历程结束。
“我们是各民族的优秀子孙,我们是中国真正的主人。汉、满、蒙、回、藏、苗、彝,亲密团结在一起……”这是延安民族学院的校歌,民族团结的基因也深深融入各族师生的血脉。2002年,鄂托克前旗在民族学院旧址建立了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如今,纪念馆包括三段地革命历史纪念馆、阳早寒春三边牧场陈列馆、城川红色国际秘密交通站陈列馆3个馆,王震井纪念园、马良诚顾寿山烈士纪念陵园、滴哨沟战场纪念园3个园,成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现场教学场所。2017年,又在原址恢复建立了城川干部学院。
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如今,“红色课堂”“红色体验”“红色活动”“红色经历”已成为城川干部学院的特色与品牌。新时代的城川干部学院和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以多种多样的方式向各族人民展示着厚重的革命文化,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发扬红色传统、讲好红色故事,为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作出新的贡献。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