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处赣东北,是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故乡。方志敏曾在这里领导闽浙赣苏区军民开展土地革命,留下了大量革命遗址旧址等红色资源,他用光辉短暂的一生诠释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伟大精神。
方志敏被捕后,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著名篇章。“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这些铿锵的话语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奋力前进。学习方志敏同志的革命精神,对于传承红色基因,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位于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的方志敏纪念馆。新华社发
方志敏是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江西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红10军、红11军主要缔造者,先后担任过闽浙赣省政府主席、省委书记、红10军政委、中央委员等职务。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领导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六大根据地之一,鼎盛时期覆盖50多个县、100多万人口。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都取得很好的成绩,被毛泽东同志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和“有很好的创造”的“苏维埃模范省”。
1934年11月底,方志敏奉命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任红10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至皖南,遭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艰苦奋战两月余,被7倍于己的敌军围困,寡不敌众,不幸被捕。在被关押的6个多月里,他写下了近14万字的手稿。在《清贫》中,方志敏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伟大信仰,人到底怎么活着才最有价值。方志敏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在《可爱的中国》一文中他深情地展望了未来的新中国:“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江西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方志敏牺牲后,延安出版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斗争》刊出“纪念民族英雄方志敏专号”,发表悼念文章,纪念他的英雄业绩。中国共产党海外报刊《救国时报》也开辟专栏,介绍方志敏的英勇事迹和狱中遗著。《可爱的中国》等方志敏遗著先后被翻译成20多种外国文字并公开出版,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方志敏是《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收录的我军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方志敏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体现了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伟大精神,他用生命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光辉榜样。“爱国”是方志敏精神的责任担当,他无比热爱可爱的中国和伟大的人民,体现了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舍身忘死、前赴后继的崇高境界。“清贫”是方志敏精神的核心理念,他严于律己、一身正气,洁白朴素、不谋私利,体现了共产党人清贫廉洁的高尚品质。“创造”是方志敏精神的不竭动力,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创革命事业新局面,体现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奉献”是方志敏精神的价值取向,他为着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为着党的事业的成功,甘愿舍弃一切,体现了共产党人伟大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有很多卓越的共产党人坚定革命理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人民的幸福奋斗,用自己的生命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方志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今,方志敏展望的未来的新中国已成为现实,而方志敏留下的伟大精神将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作者单位:上饶师范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