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将班超经略西域30年,稳定了西域局势、复通了丝绸之路,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班超心怀天下、善作善成、勇于担当,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要深入挖掘整理并讲好班超故事,引导全社会尊崇英雄,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五个认同”,在新时代开拓进取、建功立业。
班超,字仲升,陕西扶风平陵人,东汉时期著名军事家、外交家。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朝廷征召为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跟着到了洛阳,为官府抄写文书。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投笔从戎,以假司马之职随窦固大军出征。班超扎根西域,凭借超凡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恢复了鄯善、于阗、疏勒等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臣属关系,重建并保障丝绸之路通畅,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中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后汉书》记载,东汉和帝评价班超:“不动中国,不烦戎士,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
班超是民族英雄,“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成语故事,都与班超有关,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总体来看,班超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怀天下、逐梦前行的远大理想。立志是人生的航标。正是远大的志向,激发了班超厚积薄发的韧劲、投笔从戎的壮举、不惧艰险的勇气。《后汉书》记载,班超“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他曾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当时,有人因为这些言论而嘲笑班超。班超却说:“小子安知壮士志哉!”正是有了坚定的理想和目标,激励班超在边疆扎根,即使面对复杂局面,也能坚定信念,不屈不挠,建功立业。
智勇双全、善作善成的过硬本领。实现理想,必须有过硬的本领为支撑。班超成长于书香之家,自幼博览群书,刻苦勤奋。为官府抄写文书及任兰台令史期间,他通读各种典籍文献,学习兵书战法。在西域期间,班超以少胜多收鄯善、斩首于阗国巫师、招降疏勒王兜题、孤军坚守槃橐城、抚慰乌孙、攻克龟兹、降服莎车、智取焉耆,在经营西域的实践中,成长为经验丰富的军事家、政治家。例如,班超初到鄯善国时,鄯善国王对他优礼有加,没过几天却冷淡起来。班超敏锐地洞察到,是匈奴使者到来,导致其态度发生变化。于是,班超对部众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班超带领部下深夜火烧匈奴使者营地,斩杀头领,使鄯善国臣服,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
精忠报国、主动作为的担当精神。班超经营西域时,面临危险和困境,临危不惧、坚毅果敢,在大是大非、重大抉择面前,敢于担当作为。永平十八年(75年),窦固大军班师回朝后,北匈奴单于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进攻车师,焉耆、龟兹等国发兵围困都护府,西域都护陈睦及吏士2000余人被杀,西域大部分地区陷入混乱,汉章帝诏令班超回国。班超率部从疏勒行至于阗时,于阗国王和百姓纷纷挽留,班超毅然留守,运筹帷幄,最终护卫了地方安定,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治理,使丝绸之路重新恢复繁荣和安宁。永元七年(95年),汉和帝下诏封班超为定远侯。永元十二年(100年),年近七旬的班超上书东汉和帝,表达了“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的心愿。两年后,班超奉诏回到洛阳,时年71岁。
讲好班超故事,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要通过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使人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
注重故事的时代性、生活性。故事要根植于生活,按照时代特点,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一是坚持“家”与“国”的统一。既讲好班超“投笔从戎”的爱国精神,“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的果敢勇气,守护百姓的为民情怀,又挖掘讲述班超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以武立家,以文兴家”的家庭故事,让人物形象真实可感,提高故事的感染力。二是注重“大”与“小”的协调。宏大的叙事可让人洞悉规律、明辨方向,细微的叙事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因此,既要从宏观着眼提高站位,也要从微观入手以小见大,既要讲好班超作为官员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功绩,也要注重挖掘班超作为普通人的小故事。
创新讲故事的方式和载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讲述班超故事,能更好地吸引人。可以通过书籍、影视作品、舞台剧、讲座等,满足受众的需求。借助相关遗址遗迹,发展文化旅游,组织研学活动。新疆作为班超长期经营和守护的地方,留存了许多相关的历史遗迹。可以通过参观疏勒城等遗迹,了解班超的故事,感受班超坚守西域的顽强精神。
加强面向青少年的宣传教育。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铭记历史、传承精神要从青少年抓起。要设计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的教育活动,建设富有特色的教育基地,引导青少年更加详尽、更加系统地了解新疆历史。可以通过班级故事会、绘画等形式,引导青少年描绘自己心中的班超形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走进校园讲述班超故事、新疆故事、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的系统认知。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