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考察时强调,六尺巷承载着中国古人的历史智慧,要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互礼让、以和为贵,解决好民生问题,化解好社会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六尺巷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巷道一端的牌坊上,刻有“礼让”二字。这条巷子的名称来源于一段典故。
清朝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因一道院墙的界限问题争执不休。张家人写信至京城向张英求助,张英在回信中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回信后深受触动,让出三尺地,吴家人也让出三尺地。两家人从“争”到“让”,共同创造了这条象征和谐与礼让的六尺巷。据说,此后桐城民间每遇纷争,常以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而冰释。
桐城市六尺巷近景。新华社发
六尺巷故事所蕴含的相互礼让、以和为贵等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强调礼为先、和为贵、宽为本等文化精神,《礼记》说“和为贵,善为本”,《论语》讲“君子和而不同”,《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
六尺巷故事是互相礼让、和谐宽容的典范。总的来说,它所蕴含的精神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礼为先、以让为贤的礼让精神。六尺巷故事家喻户晓,其所蕴含的礼让精神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让他三尺又何妨”弘扬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礼让的社会风尚,这一精神历久弥新。近年来,桐城市将六尺巷故事蕴含的以和为贵精神融入基层治理,以听、辩、劝、借、让、和等方法调解群众矛盾,创新形成了“六尺巷工作法”,走出了一条源头治理、多元共治、和谐共享的基层社会善治之路。当地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健全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将谦和礼让、知进退精神融入自治、法治、德治之中,为基层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新思路。
以和为贵、追求和睦的和谐精神。“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已深深熔铸成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塑造着中国人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六尺巷故事体现了古人以和为贵的理念、宽容谦让的态度以及用礼让合作的手段化解矛盾的智慧。要将这种传统智慧深度融入当代社会治理中,将文化传统转化为社会治理实践。
以宽为宜、相互谅解的包容精神。宽厚待人、相互谅解体现了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六尺巷故事中,张、吴两家用宽阔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化干戈为玉帛,体现了宽容大度的品格,这也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重要的行为准则,日用而不觉。
今天的六尺巷,正是“和”之道的精神延续与文化书写。要讲好六尺巷故事,使人有所闻、有所思、有所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力量。
注重传承,夯实历史文化根基。要加强理论研究,保护好相关遗址遗迹,提炼六尺巷故事中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统筹研究力量,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六尺巷故事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进行深入研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六尺巷相关的史料、研究成果、影视资料等进行分类整理,建设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
聚焦创新,激活传统文化能量。一方面,挖掘六尺巷故事内涵,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打造基层治理品牌, 推广“六尺巷工作法”, 将其应用于社会矛盾调解、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等领域,以党建领事、礼让和事、群众说事、多元解事、网格管事、群力防事为核心内容,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另一方面,创新六尺巷故事表现形式,拓宽传播途径,创作影视作品、举办文化活动等,把六尺巷形象和符号运用于建筑景观、数字展示等,增强故事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加强宣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宣传教育,做好学校教育、社区宣讲、媒体宣传等,打造六尺巷主题文化长廊、教育基地等,发挥育人功能。组织开展以六尺巷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文化活动,鼓励创作相关文艺作品,搭建网络教育平台,推进相关文化资源整合和教育普及,助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长三角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项目号21AMZ005)阶段性成果。】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