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鱼峰歌圩,是中华文化瑰宝。它承载着千年历史沉淀,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缩影。岁月流转,鱼峰歌圩已从最初的民间自发集会,发展成为集文化传承、艺术展示、情感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它见证了柳州乃至广西地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也记录着各民族的欢声笑语与深情厚谊。
鱼峰歌圩的特点
历史悠久。一般认为,歌圩最晚在唐代就已形成,是广西各族人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和生活环境里逐渐形成的民间习俗。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广西诸郡,人多能合乐,城郊村落,祭祀婚嫁喜葬,无不用乐,虽耕田亦必口乐相之”,体现了广西人民无乐不歌的特点。明清时期,柳州郊区圩市旁出现了“遥望松下,搭歌成群,数十人一聚”(明代岳和声《后骖鸾录》)的景象,青年男女相聚于歌圩,“其俗女歌与男歌相答……其答亦相当,则男女相挽而去”。清乾隆年间《柳州府(县)志》载,“少妇于春时三五为伴,采芳拾翠于山间水湄,歌唱为乐;男女亦三五成群,歌以赴之”。清代《广东新语》《粤述》《池北偶谈》等文献,都记载了刘三姐与白鹤书生对歌成仙的故事。民间传说刘三姐在鱼峰山“骑鱼升仙”,因此,便有群众聚集在这里对唱山歌,鱼峰歌圩应运而生,延续至今。
共有共享。自古以来,广西各族人民同顶一片天、同耕一垌田、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鱼峰歌圩也体现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特征。1963年,郭沫若在柳州听到群众对歌后欣然作诗:“立鱼峰半歌声发,应是刘三姐再来。驾驭龙鱼飞九有,神州处处是歌台。”鱼峰歌圩汇聚了来自各地各民族的山歌好手与爱好者,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情,展现了中华文化魅力。鱼峰歌圩也凭借其广泛的群众基础、众多的对歌好手以及完善的设施,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2024年柳州鱼峰歌圩中秋歌会上各族歌者在表演。 来源:柳州市委宣传部
教育启智。山歌对唱是鱼峰歌圩的主要内容之一。山歌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典故、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年轻人在学习山歌的过程中,可以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领悟人生道理,受到教育和启发。走进新时代,广大歌者肩负起社会责任,将歌曲创作与火热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歌颂“盛世齐唱共产党,同唱民族大团结”,歌唱“保护环境谋发展,绿水青山是金山”。歌词通俗易懂,展现了山歌的时代特征。
贴近生活。鱼峰歌圩以灵活多样的山歌形式,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歌唱、展示自我、交流情感。无论是独唱、对唱,还是合唱、轮唱,人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参与方式,通过歌声传达问候、分享喜悦、排解忧愁。各族群众用歌声交流,增进了情感,深化了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认识。
挖掘鱼峰歌圩价值
挖掘价值理念。鱼峰歌圩选址于鱼峰山下,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各族歌者通过歌声交流文化、增进情感,体现了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山歌唱词是由劳动人民创作的,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广泛传唱,将各民族的心灵紧紧相连。
挖掘文化底蕴。鱼峰歌圩不仅是歌唱的场所,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鱼峰山及周边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刘三姐等民间歌手的动人传说,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鱼峰歌圩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鱼峰歌圩还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商贾百姓的足迹,他们或在此留下诗词歌赋,或进行商贸活动,共同编织了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挖掘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点。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等,能够以在线直播、网络互动、短视频分享等方式,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要充分挖掘鱼峰歌圩与现代生活的交融点,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这一传统文化,激发古老的山歌艺术的新活力。
推动鱼峰歌圩创新发展
今天的鱼峰歌圩,不仅是一个地理坐标,也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之一。2013年,鱼峰歌圩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示范项目。此后,政府以鱼峰歌圩为平台,举办全国山歌邀请赛,吸引全国各地的歌队赶赴歌会。要大力推动包括鱼峰歌圩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加强数据库建设。对鱼峰歌圩相关历史文献、音像资料、实物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并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其进行保存和展示。
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一方面,建立健全歌圩文化传承机制,建立传承人制度,常态化举办培训班等活动。另一方面,用好“网红”资源。鱼峰歌圩的部分山歌好手在网上拥有大批粉丝,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影响力,介绍鱼峰歌圩的文化内涵,推介当地文化旅游资源,通过直播带货、景点打卡、文化体验等方式,促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
开发文创产品。结合鱼峰歌圩的传统特点与现代需求,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整理,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和符号,创新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推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时尚实用的文创产品。
鱼峰歌圩源于民间、兴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保护利用好这一文化资源,将鱼峰歌圩打造成线上线下极具热度的文化品牌、沉浸式旅游和新青年旅游目的地的新名片。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编辑:海宁)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