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帕蒂古丽
出版社:宁波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维吾尔族女作家帕蒂古丽在捧出了散文《模仿者的生活》《被语言争夺的舌头》,以及长篇小说《百年血脉》等作品后,近期又出版了纪实散文集《蕴情的土地》。帕蒂古丽的创作扎根于生活,主题主要涉及社会变革、文化融合、民族团结等。
散文集《蕴情的土地》共收录了《打开被折叠的生活》等8篇散文,主要描绘了维吾尔、回等民族同胞在迁移流动过程中与其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图景,展示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交相辉映。帕蒂古丽以行走的经历,沉静有力的笔墨,记录了多民族真实鲜活的生活样态,令读者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情与勤奋、温情与乡愁。
《打开被折叠的生活》讲述了在浙江绍兴柯桥做布匹生意的维吾尔族同胞的故事,他们从古老的陆上丝绸之路出发,再转到海上丝绸之路,最后在柯桥这块商贸热土上工作生活,参与着“新丝路”上的商业贸易。《在城市末端追赶生活》记录了在浙江义乌奋斗打拼的维吾尔族人,他们通过勤劳的双手在义乌这个“地球村”创造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墓畔回声》则讲述了明朝时苏禄国王率使团访问中国,返程途中不幸逝于山东德州,其后人从此长居德州,在此不断繁衍生息,并与当地各民族融为一体的故事。
当然,作家还写了自己的家人和家族。在《七日》《我与你终有一会》《弟弟的神坛》中,有从南疆到北疆,最后在新疆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扎根的父亲;有与命运抗争、在广东中山发展的弟弟;有从浙江余姚赴宁夏中卫支边、最后留在第二故乡的知青公公……作家以小人物显现大时代,在对家人和自身命运的观照中记录和思索着时代变迁和民族融合。
帕蒂古丽出生于沙湾县老沙湾镇大梁坡村,她的父亲是南疆喀什迁移而来的维吾尔族,母亲是甘肃迁来的回族,大梁坡村则是一个哈萨克族聚居区,帕蒂古丽从小就在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环境中成长。考入大学后,她离开了北疆的小村子。此后,她先后到甘肃、新疆、广东、浙江等地求学、工作。丰富的阅历开阔了她的思路,多样的文化浸染则使她善于多维思考、融合书写。在《蕴情的土地》中,那柯桥的干菜泡饭以及绍兴老酒的气息,越剧、绍剧此起彼伏的唱腔,早已成为帕蒂古丽习以为常的享受。而打馕、烤羊肉、吃大盘鸡、卖石榴汁的场景又让她感到亲切,回味无穷。
帕蒂古丽的写作,着眼点通常是一个小物什、小细节甚至一句话,然后就会往深度延展。文中这样写道:“一个手指的勾连,使亲情的血脉瞬间打通、连接”“一顶流蜜的花帽上,是故乡的气味、是甜蜜的乡愁”“一个刺绣的瓦当纹和蚩尤图腾,使得六百年的历史在年轻人心中长出了新的枝丫”。
帕蒂古丽对语言文字也有着很强的驾驭能力,无论是语词的妥帖、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节奏的把握,都十分准确、娴熟。特别是大量通感和譬喻的运用,使散文意趣盎然,生动幽默。“这让我有种幻觉,仿佛维吾尔族那些古老问候语,像深秋的葡萄一样一长串一长串挂在我们之间。”“渐渐的,玉素甫学会了平时很漂亮地折叠自己。折叠是为了在合适的场合下,更优雅、自如地打开。”“高铁的水泥擎墩之间悬挂的密密麻麻的彩灯,给穿越花海的高铁泥墩披上一层金缕玉裙。”这样的语言,在《蕴情的土地》里俯拾皆是,而这正是得益于作家从小就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总之,帕蒂古丽以饱含深情和沉稳的笔触,为读者展示了自己热爱、眷恋的土地和人民,其间有时代的变迁,更有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传承。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