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区有道耀眼的风景——泥塑。这些泥塑的保有量,通常有二十来个之多。论其形制与体量,或是袖珍版,或是大体跟真人真物一般大小;论色彩,鲜艳无比,对比强烈。这些泥塑有个最大的特点,随着主人的意愿,常换常新。这跟戏台上的角色一样,没有固定的主儿,堪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一时间”。
这些泥塑的主人,是个老太太,姓王,名叫翠花。王老太长得高挑挑的,瘦精精的,今年虽已八十开外,却耳不聋、眼不花,谈吐清晰,手脚利落。因她喜欢塑泥人,时间一常,人们都管她叫“泥人老太”,或是“泥人王”。
王老太为啥要塑泥人,这其中颇有些原委。在她六十岁那年,老伴儿先走了,她顿感极度的悲伤和孤寂。其实她是子孙满堂的,可这些子孙均在外地上班、上学,一年也难得见上几回。平日里,王老太不打牌、不跳舞,也不爱跟人拉闲话,一个人守着空房子,屋里是冷冰冰的,心里是空荡荡的。但日子还得继续,不能总这样闲着。不知是哪儿来的灵感、哪儿来的激情,王老太捏起了泥巴,做起了泥塑。
王老太住的是平房,屋前有块开阔的空地,这成了她最好的作坊。起先,她塑小猫小狗、小马小羊之类的小动物。她塑的这些小动物有鼻子有眼,像模像样。人们看后,叫好声一片。王老太心里那个美啊,就跟喝了蜜糖水似的。
王老太兴许天生就是泥塑家的材料,只是她的潜能以往没有开发出来,这一开发,便不可收拾。她整天捏呀塑呀,甚感其乐无穷。时间一长,老这么塑小动物,她觉得没劲。那就塑人吧,塑谁呢?干脆就塑自己的老伴吧,熟悉。她跟老伴儿在一起生活了几十年。
没几天功夫,王老太就塑好了——“老伴儿”是浓眉大眼,国字脸,既富态又庄重。“他”端坐于沙发,手里还拿份文件,似在阅读,又似在领悟。邻人一看,真像,精、气、神一样不少,个个点赞。后来王老太一想,不能让“老伴儿”一个人露天待着,没遮没拦,一年四季,风吹雨淋太阳晒,让人怪心疼的。于是,王老太又连塑带建,给“老伴儿”搭了个凉亭。这下心里踏实、安生了许多。
文人们常说,“诗言志,歌咏言”“文以载道”。王老太的文化水平虽不太高,也说不出这些话,可道理她懂。平日里,她看书读报,关心时政,是一个明事理、知善恶、识忠奸的老太太。如果说,早先捏泥巴、做泥塑纯粹是出于消磨时间、排遣忧愁的目的,那多年下来,她已懂得用泥巴表达自己的情感,准确地说是表达自己的爱与恨。
目标一旦明确,王老太便将热情化为行动。她塑造自己喜欢的人,或是古今中外有重大影响力的各类人物。这些年,她塑过三皇五帝、“至圣先师”孔子、我国首位奥运冠军许海峰、我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国外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创立相对论的爱因斯坦。她还特意塑造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欧洲的“梁祝”——罗密欧与朱丽叶。而今,她的泥塑世界多姿多彩、灵动变幻,她也渐入佳境,乐此不疲。
最记得那年,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时间,举国欢腾,民众欢庆。王老太连夜塑造了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塑像——“杨利伟”英姿勃勃,意气风发。她还给“杨利伟”披上鲜红的绶带,佩戴多枚勋章。塑像一塑好,左邻右舍纷纷前来观看,就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展览一样。
王老太乐了,那笑容就像四月盛开的牡丹。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