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江奔流
来源:中国民族报 徐必常(土家族) 发布日期:2021-04-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乌江沿岸化屋村一隅。 新华社记者 陶亮摄

  一

  我的家乡思南县位于贵州省铜仁市西部,地处武陵山腹地。一条乌江从思南县城穿城而过,城里的楼房倚山而建,层层而上的街道像极了步步登高的梯子。江水从这里一直往北流,至重庆涪陵汇入长江,再一路向东奔向大海。

  有了江水的滋润,思南就更有了一番灵秀。不过沿江两岸的山却如刀削斧劈,好在山上草木葱茏,就连悬崖上都长满了各种奇形怪状的树。悬崖上的岩窝里还有各种鸟儿,也有野生动物,比如猴和黄鼠狼,听说还有狐狸。

  我最喜欢家乡的清晨和夜晚。清晨,晨光洒在江雾上,江岸的一排排楼房在江雾中忽隐忽现,整个县城犹如仙境一般。夜晚,县城里亮起万家灯火,深的地方如浓墨重彩,浅的地方似轻描淡写,灯火中透着市井的繁华。流动的车辆和穿梭的人群,要么正在为生活奔波,要么正在追求生活的闲情雅趣。不管是不是闲逸,都是小城的一道风景。

  流经家乡的乌江有两个源头,分为南源和北源,两个源头都在贵州境内。南源叫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镇营洞村,北源叫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辅处乡兴旺村。两条河流在黔西县化屋基汇合,汇口以上为乌江上游,汇口至思南段为乌江中游。

  乌江中游,江水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由于江水切割和地下水溶蚀,形成了二三百米深的“U”形峡谷。一路谷深水急,险滩相接。据资料记载,乌江中游曾有大小险滩100多处。因为修建梯级水电站大坝蓄水,如今险滩都没有了。“险滩”的头上顶着一个个巨大的湖泊,像一面面镶嵌在贵州大地上的镜子,映照着沿岸的一路风景。

  乌江的下游从思南开始,一直到重庆涪陵。

  整个乌江从发源地至汇入长江河口,全长1044公里,其中贵州境内长达800多公里。

  乌江水性子急,奔流状态犹如独龙下江,江面中间高、两边低,沿岸人们多叫它“囵水”。

  在这样的水上行船,一是船得讲究,二是船工技术得过硬。在没有机动船之前,乌江下游通航江段上航行的船叫“歪屁股船”。“歪屁股船”不仅船板厚,船头和船尾都翘得很高,这样船头才不至于往浪里钻,船尾的浪也打不进舱里。而且这船的“屁股”一律向左歪,船尾和船身成30度夹角,这样水急浪高之时船的转向能够快而灵活。人们撑着这样的船在乌江下游求生活,自然得有不一般的胆识和智慧。

  不过“歪屁股船”也只能到德江潮砥,潮砥以上,江水就更急了,即便是“歪屁股船”,都使不上劲了。能使上劲的先是纤夫,再是搅绳机。再后来就有了机动船和卷扬机。

  二

  乌江流域贵州段几乎都是喀斯特地貌。何为喀斯特地貌?最通俗的解释就是石头比土多。

  由于石头比土多,沿江两岸人民的日子过得自然清苦。千百年来,乌江沿岸的人民眼睁睁地看着深谷下一条奔腾汹涌的河流,口里却干得直冒烟。喀斯特地形,用地质学的说法就是石灰岩地形,雨水来了坐不住。由于地里不坐水,就长不出上好的庄稼。于是,历代生活在江畔的人们都变着法子改变命运。

  乌江水道自古以来就是一条盐道。盐从四川运来,只能运到思南码头。到了码头之后,就只能靠人肩挑背驮分送到各地。于是,在盐还属于“硬通货”的年代,有些人在这条道上发了财,但更多的人却因此送了命。在我小时候,老人还习惯于把谁离世或者失踪,说成是背盐去了。

  不过一些人的离去,却不是去背盐,而是从军,并因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近代以来,思南从军走上革命道路的人很多,最著名的要算旷继勋。旷继勋,出生于思南县大河坝区桂花乡庙塘湾,早年入川参加反对清政府的保路同志军,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6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冬代理川军邓锡侯部第7混成旅旅长职务;1929年6月带领全旅在蓬溪起义,竖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大旗,并建立起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1930年春任红六军军长,参与开辟洪湖苏区。此后,旷继勋调赴鄂豫皖苏区,任红四军军长,率领红军创造了许多成功战例。1933年遭张国焘诬陷并被秘密杀害。

  一代红军“虎将”虽英年早逝,但他理想信念的火种播撒在家乡的土地上,生生不息。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前有旷继勋一代英豪,后有红军长征在此飞渡、建立黔东革命根据地,乌江是一条“英雄河”。

  1934年建立的黔东革命根据地,是著名的早期苏维埃政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三军在贺龙、夏曦、关向应的率领下,与黔东人民共同开创取得的革命成果。

  1935年1月,红军长征队伍在江界河码头强渡乌江,谱写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史诗。当时红军先遣队突破乌江天险后,乌江两岸的老百姓卸下自家的门板、床板扛到渡口,支援红军在乌江上架设浮桥,让大部队顺利过江。

  不久前,我特意去了一趟今天的瓮安县江界河码头。作为当年红军强渡乌江的纪念遗址,这里已经成了著名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前来凭吊、接受教育和洗礼的人络绎不绝。由于江界河下游兴建了构皮滩水电站,江水被蓄了起来,水面变得十分宽阔,一艘艘游艇如成群的鱼儿来回穿梭。江面上碧波荡漾,低飞的燕子和高飞的雄鹰共舞,天高云淡,江山如画,还有山顶上横贯两岸的江界河大桥,更是雄姿伟岸……

  站在江界河渡口,忆昔抚今,我的心中满是抑制不住的激情。千百年来,滚滚江水奔流不息,目标永远朝着光明的方向、人心向往的方向、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方向。

  三

  今年2月3日,恰逢新春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毕节市黔西县乌江六冲河段,听取乌江流域水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保护和实施禁渔禁捕等情况汇报。总书记视察的六冲河段,是乌江一级支流,其水清景美的现状,正是贵州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作为贵州第一大河,由于水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乌江曾因部分流域治污形势严峻,一度拉响生态“警报”,被老百姓戏称为“污江”。

  但随着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和贵州掀起的“铁腕”治污风暴,这样的局面发生了改变。

  加强磷污染防治,实行总磷特别排放限值,在全国率先推动磷化工企业磷石膏“以渣定产”;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全部建成县级以上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整治贵阳市、遵义市黑臭水体;加强水生态修复,2018年全面取缔网箱养鱼,全面落实长江十年禁渔等措施,推进乌江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

  而乌江水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更是给乌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两只翅膀,一只是水能发电,另一只是生态旅游,两只都是绿色经济。

  乌江水电的开发利用最早始于1970年4月,当时兴建的乌江渡水电站于1982年12月4日正式并网发电,后来陆续建成了洪家渡水电站、东风水电站、索风营水电站、构皮滩水电站等。这些电站大坝,让一条奔流的江水有了歇脚处,山峡一下就变成了平湖。“高峡出平湖”,一代伟人毛泽东在三峡吟诵的著名诗句,被一代又一代乌江人用智慧和勤劳抒写在乌江流域,成了一个时代最美的华章。

  一江清水向东流。

  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江水清澄,倒影沉碧,今日之乌江源头,已变成了如诗如画的百里画廊,成了游客旅游目的地,焕发出新时代的生机和活力。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