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时代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期待的时刻,我们两岸学者共同研讨两岸永续发展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文化层面而言,把握历史主轴、弘扬中华文化,就十分重要。
所谓把握历史主轴、弘扬中华文化,其实就是知去向、守本根的问题。我们学习历史,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过去,而是为了将来。这就是所谓鉴往知来。鉴往为什么可以知来呢?因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的未来走向,永远跟我们的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这样说来,把握历史主轴也罢,弘扬中华文化也罢,其实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我们的历史主轴是什么?
中国的历史主轴是什么?可以总结成两个字——“和”与“合”。“和”是和而不同的“和”,“合”是分久必合的“合”。这两个字分别代表文化的整合和政治的整合。
先看文化整合的“和”。我们中国历史上有几次大的文化整合。
第一次是从七八千年前的满天星斗到四千年前的月明星稀。所谓“满天星斗”,是指中华文明的起源广泛,在七八千年前,北边的红山文化,南边的良渚文化,中原的仰韶文化,东边的龙山文化,西边的齐家文化等,呈现出“满天星斗”的景象。但是这些广泛多样的文化都逐渐向黄河流域凝聚,最后在四千年前凝聚成夏商周三代的农耕文化、礼乐文明。这时文明有了明确的中心,就不再是“满天星斗”,而是“月明星稀”了。
第二次是从百家争鸣到儒道互补、儒表法里。这是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间的思想转化。从春秋时期开始,中国思想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此后经历了一段调整期,包括秦朝焚书坑儒,汉初尊奉黄老,还包括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些探索都各有意义,也各有偏颇,直到西汉中期,才慢慢整合成政治上的儒表法里、文化与生活上的儒道互补。
第三次是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代的儒释道三家并尊到宋朝理学兴起。魏晋以后中国又一次进入思想爆发期,佛道两家崛起,并和儒学平分秋色。直到宋朝,理学兴起,把关照自然的道家、关照生命的佛家和关照人伦与政治的儒家融为一体,在此后几百年,理学成为中国人的主导思想。
这三次大的文化整合逐次出现,让中华文化的一致性越来越强,弹性也越来越大。这叫“和而不同”。
再看政治整合的“合”。政治整合也有几次大时代。
第一次毫无疑问是秦统一六国,推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把整个中原都纳入了同一个政权之中。
第二次是隋唐统一。此前入主中原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也进入了统一的序列。
第三次是清朝的统一,把蒙古、新疆、西藏等边疆民族地区都纳入统一的政权之中。
几次大统一都在分裂的基础上建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分久必合”。
两个大势——“和而不同”和“分久必合”,造就了今天中国的疆域和中国文化的特性,也造就了今天的中国。
怎样达到“和”与“合”?
中国历史主轴为什么会呈现出“和”与“合”这两个特点呢?这取决于中华文化的特性。
先说和而不同的“和”。它取决于中华文化的包容力。我们中国的文化从根上就具有这样的包容力。二里头文化地处中原,它往东吸收龙山文化,往南吸收良渚文化,成为各种文化、思想、组织方式的大熔炉,然后成就自己的文明模式。中华传统文化在鼎盛时期也继续彰显着这种包容力。以大唐盛世为例,它不仅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热烈,更有儒释道并尊,祆教、景教、摩尼教共处的和谐。来者不拒,有容乃大,这是中华文化的特性,其实也是“和”字的本义。“和”是什么?所谓“和”,是指吹奏用芦管编成的排笛。能够包容五音才有美妙的音乐,这是和的基础。中华文化和音乐一样,有主流,有主旋律,但是不要求定于一尊,而是允许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层面发挥作用,这是最典型的中华文化智慧。
再看分久必合的“合”。它取决于中华文化的整合力。谈到中华文化整合力强的话题,人们往往会想到开封犹太人的例子。犹太人在很多地方顽强地保留着文化独特性,但是到了中国,很快就务农应举,混同众人。这确实是一个发人深省的话题。其实不光犹太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民族,尤其是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向中原大迁徙,也出现了大融合的局面。为什么中华文化具有这样强大的整合力?有两个说法至关重要。第一是先贤孔子讲的: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第二是史学家陈寅恪在《唐代制度渊源略论稿》中的判断:胡汉之别不在种族而在文化。什么意思呢?中国最相信文化的力量,中华文化也确实胜过一切金戈铁马、机枪大炮,温柔而有力地整合起了今天的中国,联系起了更大的中华文化世界。
两岸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我们的历史主轴是“和”与“合”,我们的文化体现和促进了“和”与“合”。那么,我们两岸共同拥有的文化传统到底有哪些呢?我想说三个“共同”:共同的价值,共同的经验,共同的审美。
看共同价值。在宇宙层面,我们都相信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国家层面,我们都服膺以民为本,以德治国。在社会层面,我们都讲究和而不同,忠恕之道。共同价值解决的是善的问题。
看共同经验。我们都重视政治的治乱兴衰,制度的沿革损益,个人的荣辱得失。从中获取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现在,面向未来,是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共同话题。共同经验解决的是真的问题。
看共同审美。包括文字美、音乐美和形象美,审美塑造着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性格和凝聚内敛的表达方式,解决的是美的追求问题。
这样看来,海峡两岸不仅同文同种,还拥有真善美的共同追求,为何不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呢?
《孟子·万章上》中说:“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我们两岸今天的文化交流就是不藏怒、不宿怨,然后才能相亲相爱,同向同行。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这种情义不可能被海峡隔断,历史终将见证相会的那一刻,就像《诗经·棠棣》所说的那样,“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本文系作者在第四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上的主旨发言。)
(编辑:闫若之)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