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湛纳希(1837年—1892年),汉名宝衡山,字润亭,是清代蒙古族文学家、翻译家,出生于原内蒙古卓索图盟土默特右旗(今辽宁省北票市)的一个贵族家庭。尹湛纳希精通蒙古、汉、满、藏和梵文等语言文字,他所创作的《青史演义》开创了蒙古族长篇历史小说的先河,对蒙古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遗余力地将《资治通鉴纲目》《红楼梦》《中庸》等汉文经典翻译成蒙古文,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草原广泛传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尹湛纳希的父亲旺亲巴勒是土默特右旗王府协理台吉、著名的爱国将领,曾奉命赴渤海海防镇守前线,在抗英斗争中立下战功,受到清政府嘉奖。旺亲巴勒酷爱藏书,家里藏书颇丰,他虽为武将,但钻研文史、造诣很深。旺亲巴勒有8个孩子,孩子们都秉承重文崇智的家风家训,博闻强识、笔耕不辍,各自创作和翻译了大量蒙古语和汉语文学作品,成为当时较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家。其中,排行老七的尹湛纳希的成就最为突出。
尹湛纳希自幼接受汉族私塾老师的悉心教导,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日常生活中,他与很多汉族文人名士结为好友,他的文学作品中有很多内容就是描述与各族友人情同兄弟的交往交流经历。
尹湛纳希生活在晚清时期,当时的社会内忧外患,动荡不宁,他的家族也开始没落。这些社会巨变和生活遭遇,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素材。尹湛纳希一生不曾走上仕途,他的作品主要有《青史演义》《一层楼》《泣红亭》《红云泪》《月娟》等,作品中普遍流露出反对民族歧视、向往光明前途的理想追求。这些作品已经翻译成多种文字,享誉国内外。尹湛纳希还将汉文古典诗歌形式运用到蒙古文诗歌的创作中,写出一系列朗朗上口、感情真挚的蒙古文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受到很多蒙古族诗人的推崇。有学者认为,尹湛纳希的几部长篇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借鉴和吸收了汉文章回体小说的创作方法和艺术技巧,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描写技法、创作风格等方面尤为明显。
《青史演义》成书于1830年至1891年,前后经历了60年。尹湛纳希在父亲已写八章《青史演义》的基础上,参阅大量史料,沿着成吉思汗当年征战的足迹一路探访,撰写出时间跨度长达75年的历史演义故事。《青史演义》又名《大元盛世青史演义》,是蒙古族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现存69章,主要描绘了成吉思汗率领众多骁勇善战的将士统一各部的英雄业绩,在蒙古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地位。
尹湛纳希非常喜欢曹雪芹的《红楼梦》,时常品读。《一层楼》《泣红亭》是尹湛纳希参照《红楼梦》创作的两部故事情节前后承接的姊妹篇作品,其中《一层楼》计32回,《泣红亭》计20回。这两部小说以当时社会为时代背景,用悲悯的情怀、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以文中女性为代表的芸芸众生,被如同枷锁的封建婚姻制度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她们凄苦无依、浮萍般的一生,反映了广大民众深受剥削的命运。作品体现出作者对封建婚姻制度摧残下的妇女深切的同情。在《泣红亭》卷末,他写道:“茫茫三年事,午梦荒唐语。若考其中实,兔生犄角龟生羽。”暗示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历尽周折后团聚的美好梦境并非现实,由此也增添了小说的悲剧色彩。
《红云泪》是尹湛纳希的另一部长篇小说,共计42回,主要以蒙古族青年赤云和如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不仅暴露出封建贵族的腐朽与没落,也描写到生活中的光明面,用理想化的手笔勾勒出一种新的引人向往的生活方式。
光绪十八年(1892年),贫困潦倒的尹湛纳希病逝于锦州药王庙。在55年生命历程中,他留下了近200万字的作品,为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贡献。
尹湛纳希的文学作品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资源。要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挖掘和研究,加强大众传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
(编辑:王琪)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