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筑梦】三迎红军进丽江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丹妮 发布日期:2024-08-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内,66岁的退伍军人王自荣带着孙子走过“金沙水暖”雕塑。 新华社发

  位于丽江古城内的红军长征过丽江指挥部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摄

  在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的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内,放置着一组船工帮助红军渡江的蜡像,江面上一艘艘红军渡船抢渡金沙江的情景栩栩如生。这组蜡像讲述了一段长征期间的红色历史和民族团结佳话。80多年前,红军长征时踏足这里,当地各族群众曾“三迎红军”进丽江。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粉碎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战胜无数艰难险阻,胜利到达陕北。同年9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向湘鄂川黔根据地发动新的“围剿”,形势异常严峻。为争取主动,1936年3月30日,红二、六军团奉红军总部朱德总司令“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的电令,从盘县、宣威地区出发,开始了以抢渡金沙江为目标的战略转移。

  红军寻机突围,直插滇西,星夜兼程,以日行百里的速度,径直向金沙江上游奔袭而来。1936年4月23日,红二、红六军团到达云南鹤庆,随后兵分两路进军丽江。

  红军要来的消息,很快传到丽江。而在此前,国民党反动派早已放出谣言,污蔑红军“屠城放火,红眉毛、绿眼睛,杀人不眨眼”。一时间,古城人心惶惶,不少百姓纷纷躲入山中。

  眼看着红军就要进城,是抵制还是接纳?当地开明士绅、纳西族晚清进士和庚吉,根据多年来对时局的把握作出判断:红军是由政党领导,有自己的纲领,不会像流寇散勇那般乱杀人。于是,和庚吉走上四方街向民众宣讲:“应该迎接红军才是!”以和庚吉为首的开明士绅、部分丽江乡绅以及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200多名各族群众出城南行,来到5公里外的石鼓镇中岗村东元桥,以纳西族的风俗礼仪迎接红军。

  他们手持“欢迎义军”的彩旗,摆起香案,敬上米酒,准备好当地美食。当红军队伍来到他们跟前,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高头大马上的红军虽然衣衫褴褛神色疲惫,但一个个和蔼可亲,并非像传言中那样面目可憎。

  之后,在离东元桥3公里远的下八河村玉龙锁脉寺接官亭,红军再次遇到前来迎接的丽江各族民众。红军将士一个个跳下马来,向欢迎的百姓热情致意问候并解释道:“我们是工农红军,是老百姓的队伍!”

  在红军进入丽江古城,行进到四方街之后,当地群众第三次为红军举行了热情的欢迎仪式。

  这源于纳西族迎贵客的“三站迎客”传统,也是日后传为佳话的丽江古城“三迎红军”。

  红二军团四师直属侦察连进入丽江古城后,恰逢纳西族赵姓人家办事酬宾。赵家主人热情邀请红军战士入席。红军指战员推辞不过,只好入席就座。主人按纳西族的待客礼节,不断为红军添菜加饭。席间,红军向在场的各族群众细心讲解红军要北上抗日的道理。临行,红军战士坚持留下银元作为餐费。

  从东元桥到丽江古城,红军将士们严明的纪律、和蔼可亲的态度以及简朴的作风,深深感染了丽江的各族百姓。和庚吉慷慨地将自己的宅院出借给红军,红军在丽江古城的指挥部便设在他的书房。红军在丽江坚持严明军纪,绝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始终公平买卖。

  此外,红军在丽江开仓放粮,平抑物价,释放含冤入狱的穷苦百姓,种种义举使各族民众感受到红军这支人民军队的温暖。原来跑出去躲避的百姓,奔走相告,陆续回到家中,支持革命事业。当地裁缝组织各族群众为红军赶制衣帽、粮袋;木匠们赶往石鼓镇为红军赶制渡江木筏;还有71名各族百姓自愿为红军做向导,有1000多户农户家里住了红军;众多商户还为即将渡江北上的红军联合筹资,将只能在云南当地流通使用的滇票兑换成了银元。

  据红二军团四师十二团团长黄新廷等人回忆,这是部队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之后,在新区第一次见到这样军民团结、鱼水交融的动人场面。

  红军在丽江的5天4夜,总行程160多公里,途经9个乡镇、110个大小村庄。从东元桥畔一迎红军时的心存疑惧,到玉龙锁脉寺的二迎红军、丽江古城三迎红军,这支真正的人民军队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1936年4月28日下午,经过4天3夜紧锣密鼓的准备,1.8万红军将士在丽江民众的帮助下,仅以7只木船、十几只木筏、28个船工,顺利渡到金沙江东岸,将追敌远远甩在后面。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深刻地影响了丽江乃至整个滇西北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革命最终取得了成功。

  红军经过丽江时留下的印记,如今都得到了保护、开发、利用。在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的红军故事展厅,通过动画播放、幻影成像、图文展板等形式,讲述着“牢囚重获新生”“桑乐天当向导”“赶做渡江木筏”等12个具有代表性的红军小故事,承载了军民一家亲的温暖情谊和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帮助红军渡江的坚定信念。

  红军在玉龙县九河乡香格里村停留、休整期间,曾有上山放羊的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两名受伤后奄奄一息的红军战士带回家、藏在羊圈里调养身体。如今,红军长征路过香格里村时在村里采购的弓弩、大刀,打制过的马掌、战刀和设置的临时医院依旧保存完整,吸引了游客前来参观,也吸引了电影工作者前来拍摄红色电影。村民们还把当年村民营救红军的故事排演成小话剧,传颂红军长征过丽江时的军民鱼水情,激励村民在新时代创造幸福生活。

  (作者单位:保山日报社)

(编辑:王琪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