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釉青花一火成——元青花瓷里的民族交融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磊峰 宋楠楠 发布日期:2024-07-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亮丽名片。青花瓷,是源于中国,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的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等特点,是中国瓷器名扬天下的主流品种。青花瓷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元代,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见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与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史。

  青花瓷通常以“青”为灵魂,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约1250摄氏度至1350摄氏度高温一次烧成。纵观青花瓷的发展史,不同时期所用的青料有所差异,诞生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青花瓷。唐代的青花瓷胎质疏松,瓷化程度低,故有学者称之为“白釉蓝彩陶器”。元代的青花瓷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公元1278年,元朝在景德镇设立了专门烧造官府用瓷器的“浮梁瓷局”,全国最优秀的制瓷工匠汇聚于景德镇,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后期,景德镇窑采用“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引进西亚高铁低锰的钴料,提高了烧成温度,减少了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器物造型厚实饱满,胎质略带灰黄,疏松有力。元青花富丽雄浑、画风豪放、层次繁多,展现出大气豪迈的艺术气质,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

元景德镇窑青花凤首扁壶,高18.7厘米,口径4厘米,北京西城元代窖藏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元青花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促进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时期,元青花瓷纹饰既有对中原文化的继承,也深受游牧文化以及外来文化影响。例如,蒙古族的敬天观念,喜爱蓝色、白色的色彩审美,都在元青花中得到体现。此外,元青花瓷的纹饰题材广泛,龙凤、人物、飞禽、走兽、草虫、花卉、几何图案等都有涵盖,这些丰富题材不仅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多元文化,还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趣味。比如,青花瓷通常以青花作为主要装饰,这种颜色在中华文化中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着高贵、纯洁和永恒。在青花瓷的纹饰中,常常可以看到各种传统的中原文化元素,比如花鸟、山水、人物等。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元青花瓷的造型很有特色,大器粗壮、小器玲珑,显示了元代高超的制瓷工艺。其器型有梅瓶、玉壶春瓶、大罐、圆口或莲瓣形盘、高足杯、藏草瓶、扁壶等。每种器型都有数种变化,展现了元代工匠的创造力和技术水平。其中,四系扁壶的肩部设置系带以便穿绳,壶身造型扁平以便贴近身体,这种设计方便游牧民族骑马时携带使用。而大碗、大盘等器形,也与游牧民族饮食风格有关。

元景德镇窑青花莲瓣形盘。上海博物馆藏

  元青花瓷的釉色通常为青白色,早期偏青,釉层较厚,晚期则釉色透亮,接近洁白。这种釉色的变化,反映了元代瓷器釉料配方和烧制技术的进步。清代诗人龚轼《陶歌》云:“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这首诗生动描绘了元青花磅礴大气的造型、酣畅自如的绘画、浓艳明丽的色彩。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对外开放、文化交流最活跃的时期之一,海外贸易十分繁盛。青花瓷的兴起,正是这一时期文化互鉴的产物。青花瓷是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融合的结晶,同时也吸收了中亚西亚等地的艺术特色。青花瓷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至中东乃至欧洲,成为连接中外文明的桥梁。14世纪前后生产的青花瓷,以其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如明代大学士高拱设计的瓷器常常融入西洋人物、建筑等西方元素,体现了当时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展示了中华文明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与融合能力。

  元青花瓷的形成、传承与发展,代表了古代中国陶瓷技术的革新,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要加强对青花瓷传统工艺的保护,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技术手段,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建设元青花文化数字博物馆,开展线上展览和交流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元青花文化。同时,将元青花元素融入现代产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推动元青花文化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