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一种上衣下裤类服饰,叫作袴褶。袴有点类似于如今的阔腿裤;褶为上衣,有点像今天的短大衣。在当今社会,这种装束仍是人们穿着的“流行风”,那么它在古代究竟有着怎样的评价和发展变迁呢?
从卑贱之服到仪卫服饰
袴褶自古便有,只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广泛流行。在此之前,袴褶被认为是“卑贱无礼”的服饰。古人认为身体是父母赐予的,不能有丝毫的损伤,也不能随意示人,所以需要穿上层层服装将身体遮盖和保护好。其实袴褶最初是用作内衣、防止走光的,这样,袴褶被视为卑贱之服的原因就很好理解了。可以想见,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穿着得体且华美的服饰,若有人将内衣显露于外,自然会被人嗤之以鼻。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穿戴,见证了上衣下裤服饰在军队的流行。两汉时期的考古图像资料中,不仅可在下层武士戎服中看到上衣下裤的身影,在奴仆、杂役、舞者身上,也可以发现上衣下裤在其日常生活中的穿用。可见在秦汉时期,上衣下裤已成为中原地区普通百姓的日常服饰。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穿戴,见证当时上衣下 裤服饰在军队的流行。
但生活在草原上的匈奴、乌桓、鲜卑等游牧民族不一样,他们在骑马射猎时最常穿着的服饰,就是方便简洁的上衣下裤的组合搭配。
战国时期,赵国国君武灵王是个“时尚先锋”。公元前302年,他为了适应骑兵的作战需求,进行了中国服装史上的一次变革——“胡服骑射”。经过“胡服骑射”变革后,上衣下裤成为军戎服饰的标配,骑马打仗更为方便。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这一时期的穿搭变革很是大胆。当时传承自东汉的服饰体系已相当成熟,大家都穿着典雅的服装,史称“汉魏衣冠”。可是随着西晋“八王之乱”的发生,南北朝对峙,中原王朝失去对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控制力,以鲜卑为代表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地区。加之丝绸之路的繁荣,中亚、欧洲的文化也不断涌入中原地区,中原的时尚风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上衣下裤的袴褶成为从军队到社会大众的普遍穿搭,人们开始喜欢上这种简便、实用的服装。
南北朝时期,袴褶从“卑贱无礼”的服装成功逆袭,成为仪卫服饰的代表。如《舆服志》中有记载,南朝梁陈领军捉刃人的官服即为袴褶;晋代《邺中记》也有记载,“皇后出,女骑一千为卤簿,冬月皆著紫衣巾、蜀锦裤褶”,说的是后赵石虎的皇后出行时,由一千名骑马女子组成的仪仗队统一穿着上衣下裤的袴褶,这可是作为大型皇家活动的正式服装。
山东东平汉墓壁画中的伎女舞动及地的长袖。
从“民族风”到南北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变革不仅仅是一场时尚变迁,更是中华各民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在此期间,中原和北方地区在服饰文化上的交融与理解不断加深,并逐渐达成共识,像一个古代版的服饰文化“混搭派对”。
敦煌莫高窟北凉第275窟北壁壁画上的男供养人,身着的袴褶十分紧身,领口和袖口小得可怜。事实上,这种保暖设计特别适合北凉人在寒冷的西北地区骑马游牧的生活方式。甘肃花海毕家滩出土的绯绣袴,让前凉的“民族风”刷了一把存在感。袴的颜色选择红绿搭配,很是花里胡哨,而且细节精致。
甘肃花 海毕家滩出土 的绯绣袴。
北魏孝文帝一迁都洛阳,就开启了一场穿搭的大变革,使南朝的“衣冠风”横扫北方,袴褶也因此流行起来。这时褶的领口变大,交领对襟,时髦的“对穿交”风格诞生。这种款式在今天一些瑶族女性的服饰中仍可见到。
褶比较明显的变化还体现在袖子不仅长到及地,且变得又大又肥。《宋书》记载,“一袖之大,足断为两”。同时,特殊设计的横褶不仅令衣袖看起来流畅自然,还避免了面料的浪费。
至于裤子,长度和宽度也都增加了。由于裤管宽松而博大,不便于活动,人们便将肥硕的裤管用锦带束起,以布带缠缚膝下,这样在趋走、跨骑时比较方便。如《太平御览》中记载,“元凶劭杀逆,袁淑止之。劭因起,赐淑等袴褶。又就主衣取锦,裁三尺为一段,又中裂之,与淑及左右,使以缚袴褶”。意思是,南朝宋名臣袁淑因阻止太子刘劭弑帝有功,被赏赐袴褶后,他特意剪裁了一条三尺长的锦条来系扎裤管。从时代审美角度来看,翩翩大袖加上宽松的大口裤,显示出魏晋以来的洒脱、大度之风。
河南邓州南朝画像砖上穿着袴褶的人物
从卑贱之服到仪卫服饰,袴褶这一古老服饰成功实现逆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穿搭风格,成为中原与北方文化共融的代表。南朝实现了对胡服的真正接纳,北朝各民族也积极将汉族礼乐文明与生产生活融合在一起。袴褶,不仅是一种不断变迁的古老服饰,更是各民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交流融合的见证。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