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器。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壳丘头遗址功能区分布图。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出土的陶瓦当。
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出土的汉文文献。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瓦窑沟墓地出土的青铜器。
1月30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揭晓。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等6个项目入选。
6个入选项目涉及时间跨度大、地域范围广,对认识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川资阳市濛溪河旧石器时代遗址
濛溪河遗址位于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地处沱江支流濛溪河中上游,发现于2021年9月。遗址主要文化层距今约7万至5万年。考古发掘显示,遗址最下部约1.7米厚的红褐色黏土质粉砂层,正是遗址的主要文化层,遗物分布最为丰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这处遗址因为处在饱水的环境中,人类生产生活栩栩如生的一些画面得以保留下来,包括石器、动物化石、植物遗存、用火痕迹,以及骨骼上的切割痕、刻划痕都有。这些对研究当时的气候环境、人类活动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
福建平潭县壳丘头新石器时代遗址群
壳丘头遗址群包括福建平潭岛的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距今7500至3000年。福建沿海地区被认为是南岛语族早期人群形成和向台湾岛扩散的重要出发地。
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多学科研究支撑下,考古学者对南岛语族早期人群体质特征和生计模式的探索成果颇丰。植物考古研究则发现,西营、壳丘头遗址发现的植硅体水稻遗存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这是中国东南沿海岛屿最早的水稻遗存。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指出,平潭岛系列考古发现加深了我们对中华海洋文明的认识。
湖北荆门市屈家岭新石器时代遗址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以屈家岭为核心,是包括殷家岭、钟家岭、冢子坝和杨湾等十余处地点的新石器时代大型遗址。考古学者在该遗址发现了多组因势而建、规模庞大的史前水利系统,并对水坝营建有了新认识,从而获取了探索长江中游史前文明肇始的物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陶洋认为,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有水坝的水利系统,标志着史前人类的治水理念从最初被动防水、御水转变为主动控水、用水,实现了从适应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跨越。
陕西清涧县寨沟商代遗址
寨沟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清涧县解家沟镇寨沟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是迄今发现陕北规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遗址。遗址首次发现殷商文化中心区以外数量最多的“甲”字形大墓。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孙战伟介绍,该遗址出土的金耳环、蛇首匕、陶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黄土丘陵地区与商王朝之间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此外,遗址还首次发现双辕大车、陶范等铸铜遗存。这些发现揭示出商代晚期陕北地区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对探讨陕北地区商代方国政治地理结构、了解殷墟时期中原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材料。
新疆吐鲁番市西旁唐宋时期景教寺院遗址
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的火焰山南麓,遗址年代约为唐至宋代,是国内外罕见的现存景教遗址之一。
遗址分布在一座山丘上,从布局上看,以南北向排列的3组建筑组合为中心,大致呈东西向分布。在每区建筑物中,均存在复杂的改建、增建、重修及叠压迹象。遗址出土了大批重要文物,尤其是多语种文献,数量达到876件(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考古室研究员郭物介绍,西旁景教寺院遗址保存如此完整的遗迹和丰富的文物,为研究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等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皇城南部建筑遗址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对辽上京皇城南部大型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主要发掘了两座大型院落及其主殿、配殿等四座单体建筑,还有回廊、院墙等附属建筑。发掘成果结合文献记载,为研究辽上京城址的建筑性质与功能分区提供了重要基础,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研究样本。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秦大树介绍,辽朝建立者契丹民族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与熏陶,新发现的辽上京遗址南向大型建筑,应该就是契丹民族接受、学习中原文化的重要证据。
(本文图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提供)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