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大一统”单元,展示了
大量记录“大一统”历史的古籍。石建杭摄
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割据政权林立的局面,实现了规模空前的统一。随着统治疆域的扩大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大一统”观念在元朝的政治活动中有更为明显的体现。元朝君臣表露出疆域一统的自豪感,赞美元朝“舆地之大,古所未有”“舆图之广,历古所无”。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元世祖忽必烈命秘书监“大集万方图志而一之,以表皇元疆理无外之大”。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大臣札马剌丁奏请编纂史书以记录全国统一的历史事实,元世祖命札马剌丁、虞应龙等人搜辑各类文献资料编为志书,这就是纂修《大元一统志》的开端。
《大元一统志》在编纂体例上参照唐代《元和郡县志》、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全国总志,以虞应龙《统同志》为蓝本,广泛搜辑各类志书,备载天下路、府、州、县的建置沿革及山川、土产、风俗、里至、宦迹、人物等内容。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该书初步撰成,大德五年(1301年)赐名《大一统志》,大德七年(1303年)该书经增补后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又称《元一统志》《大元一统志》)。该书的名称与虞应龙《统同志》有一定渊源,后者取自汉人王吉“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的表述,元世祖也称其“发扬圣朝混一海宇之盛”,《大元一统志》这一名称与之相比虽稍有变化,但都以这一言论为渊源。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诏令“类编天下州郡地理形势、降附始末为书”,成《大明志书》。后又诏令编修《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和《寰宇通衢》,记载全国郡县建置与交通驿程。这三部全国性方志的纂修,反映出明朝统治者一统天下的意识和观念。景泰年间,明朝撰成《寰宇通志》,反映全国地理总志编修方面的新进展。天顺二年(1458年),明英宗朱祁镇下诏称,“天下舆地之广,不可无纪载以备观览”,而前所成书的《寰宇通志》“繁简失宜,去取未当”,令臣僚“折衷群书,务臻精要,继成文祖之初志,用昭我朝一统之盛”。明代沿袭了元代以《一统志》反映一代全图的传统,于天顺五年(1461年)修成《大明一统志》。该书参照《大元一统志》的体例,以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分区,依府、州、县顺序,记载了各行政区划建置沿革、形胜、风俗、山川、人物等方面的内容,并载有边疆地区与周边诸国,反映出全国统一和以明朝为天下中心的观念。
《大清一统志》的纂修,始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康熙皇帝对该书的编纂十分重视,特别谕令编修人员“网罗文献,质订图经,将荟萃成书,以著一代之钜典”,“以永我国家无疆之历服,有攸赖焉”,表现出鲜明的宣扬“大一统”、巩固统治的观念。乾隆八年(1743年),全书完成,乾隆皇帝为该书作序,明确表达了该书“以昭大一统之盛”的撰述旨趣。《大清一统志》的第二次纂修始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成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此次编纂主要在于增入“西域新疆统部”,将乾隆年间巩固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功绩诉诸笔端,以彰显清朝的统治盛况。嘉庆十六年(1811年)至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大清一统志》经历了第三次纂修,目的在于增补乾隆五十年(1785年)以后的重要史事。《大清一统志》的三次纂修,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充分显示出清朝统治者对疆域治理的重视,反映出清朝通过编修史书宣扬“大一统”的政治意图。
元、明、清三朝,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各民族愈来愈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无论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无一例外都以中华文明的传承者与中华治统的继承者自居,《一统志》的编修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元一统志》借鉴、吸收了前朝纂修全国地理总志的经验,并有所发挥,将元朝空前广袤的统治疆域纳入其中,意在称颂地理上的“大一统”之盛,昭示政治上的正统。《大明一统志》沿袭《大元一统志》名称和体例,表现出对元朝的认同。《大清一统志》则一改《大明一统志》视长城内外有所差别的观念,认为“声教所讫,岁时纳贽”之地都应计入版图,反映出中央政权对边疆地区管理的加强。元、明、清三朝纂修的《一统志》中,不仅记载有当时的盛世图景与风土人情,还记录了国家治理地方、经略边疆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