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就要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这个重要特征。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历史观,而且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追求日日新是中华文明的鲜明特点。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鲜明地体现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中。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采用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令黔首自实田”,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在继承中创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后来,隋唐开创实行科举制、元代确立行省制度、明代废除宰相制度、清代实施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的政策等,都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重大创新,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变则通”的创新思想。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还体现在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从思想到器物、从艺术到科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仅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在科技上也有诸多领先世界的发明……正是我们自己创造和培育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回顾历史,为什么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科学理论作为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尊重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同时发扬恪守正道、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历史文化传统,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不竭的思想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回望历史,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的传承和创新,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人文传统和治理智慧。天下为公、天下大同、民为邦本、富民厚生、义利兼顾、自强不息的优秀价值理念为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和发展,“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主张又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过程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不断推陈出新。百余年来,我们党继承和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我们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标志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扎根中华大地,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融会贯通起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编辑:郭史柠)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