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土掌房:土筑民居的建造智慧
来源:中国民族报 闵天怡 发布日期:2022-08-2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城子古村风貌。 闵天怡供图

  土掌房是一种具有原生形态的民居建筑,主要分布于云南无量山、哀牢山等广袤山区,是生活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的彝族人民最为古老的居住形式。这里的山区鲜有平整宜居的土地,彝族又有聚族而居的习惯,于是依山就势建起层层叠落的平顶房屋。家家相连、户户可通,构成了彝族村寨错落有致的土掌房聚落景观。

  建筑特色:“你家屋顶、我家院坝”

  从建筑形制上来说,土掌房隶属于邛笼(碉楼)谱系。所谓土掌房,就是以土筑墙,并在屋顶铺设木材和柴草、抹上泥土的平顶式建筑。从外观来看,土掌房不似西南地区其他少数民族建筑那般轻盈,而是带有几分西北民居的厚重感。但从房屋内部则能看出,土掌房实际是以干栏式木构梁架体系为骨架,四周筑砌土墙,结构简单又经久耐用。标准的土掌房,通常是“三间四耳加八尺”的形制,即一排三间起楼,两边各向前延伸盖两间平房,中间留作天井。天井前面横接左右平房又盖一间,面积约八尺见方,彝家人称“下八尺”。

  “云南十八怪,泥土当瓦盖”,指的就是土掌房中最具特色的屋顶部分。彝家土掌房家家屋顶相连,正可谓“你家屋顶、我家院坝”,大家共有共享。由一根根木材铺底,然后铺上柴草、松针之类,最上层覆盖黏土并用木棒夯实,以这样的工艺建造的平顶,防水性好,翻修容易。土掌房内经年使用的火塘,将屋顶的铺木和梁架熏得漆黑锃亮,如同上了一层防护土漆,使之更加坚固耐久,能够承载屋面上晾晒的几十担甚至上百担的谷子。每家的土掌房顶还留有一个圆洞,谷子晾干后,打开洞门,直接泻入楼内的谷仓。而在农闲季节,屋顶则成为村民聚会、跳四弦、对山歌的好地方。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之时,土掌房顶又是上好的宴请场所。彝家人一生里的大小事件,几乎都在这方天地里完成。

  建造智慧:土筑民居的因地制宜

  云南的无量山、哀牢山区,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彝族人民在这里建造房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减少对耕地资源的占用。土掌房这一建造形式,空间处理十分灵活。缓坡地段,可以通过扩大底层来增加居住空间;陡坡地段,则采用上下错半层的布局,将房屋与坡地有机结合。这样既节约了土地,又增加贮存晾晒的空间,体现出土筑民居对山地环境的适应性。

  就地取材、分季建造,是土掌房的建造特点。土基取材于水田,秋季作物收割完毕后将水田放干,然后在泥塘中来回揉踩,对泥团进行摔打,并加入干草增加黏性,最后将泥团放入模具制成土基。土基风干至少需要半月,而当地冬季的西北风过于强劲,易造成土基开裂,因此打土基通常都是在冬季之前完成。进入冬季后,彝族同胞便可以建造房屋。

  土掌房的建造智慧还体现在对当地气候的适应上。在干旱少雨、日照强烈的高寒山区,土掌房一般采用厚重的土坯构筑墙体与屋顶,这样吸热和散热较慢,屋内冬暖夏凉;而在雨水较为充沛的元江流域,土掌房的平顶上通常加盖一个四面斜坡的茅草屋顶,用以解决雨水对屋顶的冲刷问题。

  风貌承继:传统村寨的保护发展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州先后制定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规划,用以保护古村寨的自然、历史和人文环境,对传统土掌房民居建筑进行修缮的同时,于村寨附近另辟新地,在不影响古寨整体风貌的条件下开展新农村建设。

  位于红河州泸西县的城子古村,始建于明代,有着独具特色的彝汉结合村寨景观。整个村寨位于飞凤坡上,山前碧水环绕、绿野铺陈,山上1000多间土掌房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城子古村的土掌房群落与周围的山林田地、河流水系等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独特景观。

  城子新村位于古村的东侧,新村的规划布局以整体意象提取、民居形态借鉴、建筑色彩传承等策略,实现对原有村寨风貌的承继。同时,新村民居设计实现了食寝分离、净污分离等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进行空间组合,保持原有邻里间共享屋顶的和谐氛围。在建造技术上,新村民居综合运用土坯、毛石和木质门窗等乡土材料,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与施工,并统筹考虑太阳能集热与屋顶形态。相较于传统土掌房,新村民居从室内到室外、从形式到技术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助力实现历史文化名村和建筑历史遗产的有效保护与发展。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 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