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土”的文学讨论似乎已经太多,“乡土”,在中国社会,或中国文学当中都是一个重要的质素。因此,对于中国人来说,“乡土”不仅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凝聚了丰富的精神积淀的“原型”式的文化意义聚合体。
——选自李晓伟评论集《“80后”少数民族作家群研究》
作者:李晓伟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年11月
白族青年学者李晓伟新近出版的评论集《“80后”少数民族作家群研究》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学术专著,它不仅是“80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与创作者的同代对话,而且是目前学界为数不多的将“80后”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的研究成果。在这部专著中,李晓伟以“80后”作家整体创作面貌为背景与参照,通过聚焦“80后”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创作,阐释了其在文学创作上的特色和代际特征。
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能够有效促进文学发展,该评论集最引人关注的地方在于它与文学创作的同时代性。尽管“80后”少数民族作家作为一个创作群体已经崛起,很多作家如鲍尔金娜、马金莲、冯娜、鲁娟、晶达、杨蓥莹、向迅、拉加先、张伟锋等都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创作实绩,其中不乏“鲁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获得者,但关于他们作品的批评与研究依然有些滞后与单薄。李晓伟能够敏锐地观察到这些作家的文学成就,并从文学创作的整体高度来赋予其意义,这种“在场”的、“整体”的文学批评,与作家创作形成良性互动,对作家进一步成长能起到助推作用。
“8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经历了中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体验了在社会各个角落流动的现代性,对乡土中国的回望与怀念具有较高的相似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80后”一代建立了“情感共同体”。然而,由于地理、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80后”少数民族作家又形成了一些稳固的民族文化心理。李晓伟在《“80后”少数民族作家群研究》一书中,通过设置“大乡土”和“小乡土”两个概念,巧妙地将“80后”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凸显出来,成为这部学术专著在研究视角与方法上的一个亮点。
从“大乡土”层面而言,李晓伟认为,“80后”少数民族作家作为“地之子”的情感具有可通约性,他们大多在离开土地后重新凝望故园,在带有想象性色彩的眼光审视下,乡土被赋予了诗性,乡村也成为一个可以诗意栖居的空间,这也体现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在“小乡土”层面,这部评论集反映了许多“80后”少数民族作家对乡土的独特认知,通过对雪域高原、崇山峻岭、独特民俗等具有边地色彩的风土人情与地方性知识的书写,增强了这些作家作品的显示度,也从一个侧面思考了人与地的关系。从李晓伟的论述中,我们能够发现“80后”少数民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上的地方性、区域性特质,以及在此基础上所拥有的超越性、普遍性色彩。
倘若前面提及的敏锐的同步批评意识、独特的研究视角与方法,反映了李晓伟在学术研究上的较高悟性,那么在这部评论集中所涉及的大量作品分析,则体现了其在学术研究上的扎实功底。李晓伟从“80后”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主题、叙事模式等出发,通过文本细读发现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诸多风格特色。值得一提的是,李晓伟还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少数民族作家及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群体,显示出较为宽广的研究视野与严谨的治学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部学术专著的前沿性与厚重感。
中华文化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在这部专著中,作者在整体观照“80后”少数民族作家时,无论是剖析他们的共性还是个性,都是以“80后”一代作家的创作乃至当代中国文学作为参照系,折射出作者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的正确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与同时代的少数民族作家进行对话,这既能够增强文学批评的在场感,也对理解作家创作的时代语境、社会现实、主旨精神等具有积极意义。尽管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需要经受时间的洗礼,同步批评有时会因为时空距离太近而不易把握,但这部专著对“80后”少数民族作家群体无疑是一种鼓励,相信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起到增砖添瓦的作用。
(作者系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兰州大学文艺评论中心评论员)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