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园草场和风吹送
来源: 徐必常 发布日期:2022-04-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上世纪80年代末,我曾在务川汞矿工作过三年,其间没有去过栗园草场,却听到不少关于栗园草场的故事。

  栗园草场位于贵州省务川县当时的栗园乡,拥有牧草地面积10万余亩,是西南最大的天然草场。

  汞矿技术组有一个姓余的同事是栗园乡本地人,当时有四十来岁。每天下井的时候,我们几个新分来的同事都和他在一起工作,大家都亲热地称呼他为余哥。于是他时不时就给我们摆点有关务川的龙门阵。余哥摆得最多的,多半是有关栗园草场的故事。他说栗园草场有野猪、野兔、野鸡,还有毛狗(狐狸)。有野兔、野鸡和毛狗我们是信的,野猪我们就不大信了。

  有一天,在下井途中,余哥突然说,栗园草场还出了一位战斗英雄,枪法了得。

  这下,我们的耳朵都竖了起来。

  我们问他怎么个了得?他说,每一颗子弹打死一个敌人。

  他讲的是战斗英雄邹习祥。

  我们就问,是哪儿的战斗英雄?

  他说,在朝鲜战场,上甘岭。

  我们又问,英雄现在是多大的官了?

  他说,在部队上当过排长,转业后先安排在贵阳,后来就回栗园草场队里了。

  我们说,余哥哟,你就吹呗,人家都是英雄了,哪会再回到草场队里去?

  余哥急了,说我们胡搅蛮缠。还说,不信,星期天可以和他一起去栗园草场验证。

  我们说,要得。

  但星期天我们没有去成,因为余哥的爱人周末来到矿上。

  很快,余哥就给我们补了这个缺。他不知从哪找来一本《务川文史资料》,一进办公室就得意地对我们说,邹习祥是真英雄,有书为证。

  余哥翻到书里面的《冷枪射手邹习祥》那篇,让我们一字一句地读,他则在一旁守着。于是,我们自然就知道了英雄的生平事迹和人生故事。

  1922年4月24日,邹习祥出生于贵州省务川县栗园草场的一户仡佬族农民家庭。由于当地土多田少、水资源缺乏,人们以苞谷、蕨根、红薯等为主食,进山打猎成了补充肉食的主要方式。

  邹习祥从小就跟随父辈进山狩猎,眼力极好,并且非常有忍耐力,为了捕获猎物,常常趴在地上数小时不动。渐渐地,他的枪法越来越好,成为当地有名的“神枪手”。

  1948年2月的一天,邹习祥照常在山上打猎,不幸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后来他跟随起义部队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淮海战役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参与西南解放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邹习祥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15军135团1营1连,赴朝参战,曾先后担任班长、副排长、排长。

  在上甘岭战役中,邹习祥用206发子弹,先后击毙203个敌军,几乎弹无虚发。他所在的537.7高地北山,被惊恐的美国兵称之为“狙击兵岭”……邹习祥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两次;获得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颁发的二等军功章一枚。

  战争胜利后,1956年4月,邹习祥回到家乡务川县。他深藏功名,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的本色。

  读到这里,我们心中充满了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余哥说,回乡后的邹习祥就是一个扎实肯干的农民。他一回到草场队上,就带领群众建设家园。

  栗园村平均海拔1300多米,一年中有200多天笼罩在雾雨之中,因此,南方的水稻不适宜在这里种植。那些年,一碗大米饭成了栗园村民的“奢侈品”。

  如何才能在村里种植水稻?凭借在部队见多识广的经历,邹习祥敏锐地意识到,东北地区同样气候寒冷,那边的水稻应该适宜在栗园种植。

  于是,一心想让乡亲们吃上大米饭的邹习祥,一边联系委托战友从东北带回稻谷种,一边带领村民在村里开垦荒地,挖沟砌坎,改土归田,开渠引水。

  栗园开垦的20多亩水田,第一年种植水稻就成功收获1万多斤稻谷,村民们第一次吃上了自己种出来的香喷喷的大米饭。

  余哥还说,邹习祥还带领乡亲们种竹子和甘蔗,教乡亲们藤编手艺……

  再次听到栗园草场是2012年11月14日,这一天的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北纬30°·中国行》中出现了栗园草场的镜头,节目讲述的是仡佬族人放牧的故事。我却一下子就想起了战斗英雄邹习祥。如果英雄健在,应该已过鲐背之年了。

  我把电话打给当地的一个文友,想了解一下邹习祥的现状。他打听后说,英雄已于1993年春季跨鹤归去了。

  那一刻,我有说不清的失落,不禁暗自落泪。

  日子转眼就到了2020年年底。这个年底不管是对贵州还是对栗园草场,意义都非常重大,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也是这个年底,电视剧《跨过鸭绿江》在中央电视台热播。在电视剧第36集中,联合国军官马克拉和美国谈判代表就邹习祥和他手中的步枪有着长达3分30秒的对话。邹习祥和他手中的步枪,成了让他们争吵和胆寒的话题,也成为我方取得谈判主动性的有力武器。

  而在今年春节,电影《狙击手》在全国热映,影片导演张艺谋说,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了张桃芳、邹习祥等很多优秀的狙击手,这部电影就是根据他们的英雄故事创作的。

  这让我不由得又想起了栗园草场,想起了生于斯、长于斯,终老于斯的民族英雄邹习祥。

  我在手机上输入英雄的名字,屏幕上立刻就跳出了英雄曾经居住的老屋和安息之地,还跳出了墓前石围墙门上的一副对联: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为国为民献身立功。英雄墓前,摆放着无数的鲜花。

  栗园草场和风吹送,英雄精神代代相传……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