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人杰
出版社: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手捧陈人杰的新诗集《山海间》,脑中还在回忆读他的上一部诗集《西藏书》时的情形。出版《西藏书》时,陈人杰于诗人之外,还是一名企业援藏干部。及至《山海间》出版,他已经成为高原上的一名文艺工作者,全身心投入西藏的文艺事业之中,伏于这诗里行间。《山海间》的推出,似乎也是他个人际遇转变的诗歌见证。
《山海间》是陈人杰的第三部诗集,也是他的第二部高原诗作。在文本上,与《西藏书》相比,《山海间》最大的不同是具备更明显的沉浸式书写风格。作者曾连续三届援藏并最后留在西藏,这个过程不仅带来了诗人立身站位的变化,更体现在他的诗情诗意中。继《西藏书》之后,西藏之于诗人,似乎拓展出另一个观察和思考的维度,引发了更蓬勃的情感和更细致的感怀。如果说在《西藏书》里,诗人关注更多的是人物和风景的意象,那么在《山海间》中,他则更关注高原生活的细节和天地风物中所生发的哲思,并能巧妙地展现出这片高原土地上人与自然的交融。
这一切从诗集的编目逻辑上也能窥见一斑。
第一卷“世界屋脊的瓦片下”,浪漫色彩和空灵的想象充盈其中。诗人把诗情拧成一股股绳索,或长或短,或疏或密,所扎紧的都是高原上每一个生动的细节,那些神山圣湖、深涧草木、同事朋友,都成为诗歌的切入口。这组诗的前一部分以短诗切入,从《冻红的石头》《云》到《陈塘沟》《吉隆沟》,再到《慈觉林》,每一个物象都是独立的,却又在精神深处互为勾连。及至此卷的后一部分,随着文本逐渐加长,诗歌意境呈现更加多维和立体,情感表述的空间和深度进一步拓展。对于高原上生命与死亡的问题,诗人以其诗性的包容和敏锐的思辨作出回应,于是有了“山峦起伏,一个人/终需渐渐放平/既没有存在,也没有消失”的喟叹,有了“风吹金顶,母牦牛部落/人间的裂隙,嵌入/先行者的夕阳,慈悲的心咒/与雪域周遭的寂寞”的顿悟。可以看到,诗人的创作自始至终贯穿着非常强烈的生命自省意识,这既是来源于对圣洁之地的自然反思,同样也是高原在诗人内心世界的灵性烛照。
由第二卷“山海间”中三首长诗的现实主义书写开始,诗集风格峰回路转。如果说第一卷的诗歌洋溢着奔涌的激情与血液,那么第二卷实可视为整部诗集的核心,是撑起诗集的灵魂。
脱贫攻坚是这一卷前两首诗的主题,诗歌的现实主义力量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彰显。两首长组诗结构精巧,各有侧重,诗风也回归到更质朴的表述。它们既有对现实世界的观照,又有诗人情感的恣意发挥。叶巴村是“亲爱的骨肉”,怒江在“翻译那曲雪浪”,甚至有“将苹果扣在啤酒杯上/苦乐的滋味与苍蝇、蚂蚁分享”这样的小节入诗,突显生活况味,令诗意不断沉入那片充满希望的山谷之中。通过诗歌,高原的脱贫攻坚历程似乎成为一幅联袂呈现的图景,既有辛酸的泪水,也有幸福的回甘。由此,诗集最终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到现实关怀的华丽转身。
相比前两首甚至之前所有的诗,此卷中的《与妻书》则呈现出一个脆弱而敏感的为人夫、为人父的诗人形象。陈人杰曾同笔者提起诱发他这组诗兴的那个场景:一个黄昏的拉萨河畔,他卧于河滨长椅之上,仰望将黑的天空。淡淡的星辰下,河风轻拂,那一刻,他的眼泪夺眶而出。在孤独中挣扎,或许是诗人创作的常态,但我们也能从诗中看到,他于柔软处隐藏的坚韧,于开阔之处的纯粹:或念或思,或悔恨或执着,或沉静或汹涌,都渗透在诗的每一个角落里。但《与妻书》又不是自私者的呢喃,其中贯穿着诗人对西藏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深厚情感,始终与夫妻之情、父子之爱呼应着、缠绕着。所以,《与妻书》由此成为这本诗集精彩的精神注脚。
第三卷“馈赠与汹涌”,则更像是“散章”。在这一部分,诗歌触及了诗人高原生活更为细微的一部分,甚至是高原之外的另一部分,展现出更加多变的创作形态和更为广阔的叙述空间。从风格来说,这部分诗歌更加随性旷达,是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检视和自我梳理,体现了诗人最丰富也最基础的那部分情感,折射出成长于江南灵秀之地的诗人所具备的那种细腻与敏锐、博爱与通达。
可以说,在《山海间》里,无论是意象的丰富还是遣词的考究,无论是结构的搭建还是情绪的张弛,都展现出陈人杰对诗歌纯熟的把控力。同时,他的执着也都袒露在诗作里,“我是一,也是万千丘壑”(《桑丹康桑雪山》),“如果爱不能成为你的声带/大海就不会在高原体内低吟”(《黑颈鹤——赠韩书力》)。他的诗,每一首读来似乎都会产生不同的回响,带动不同的情绪。那也许就是高原赋予他的无数诗性饱满的回声。
从这个意义上说,《山海间》,确实诗如其名。
(编辑:张雪娥)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