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肖林 王蕾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12月
在人文纪实类作品《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肖林讲述,王蕾执笔)一书中,环保工作者肖林(藏族名为昂翁此称)从个人成长和工作经历的角度,讲述了他与白马雪山的渊源,讲述了一个平凡的护林人的一辈子。在这场人与自然的深情驻守中,守望雪山就是守望家园的信念,以肖林为代表的一代代“守山人”一直铭记于心。35年,肖林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深刻诠释了“尊崇自然、敬畏生命”的环保理念。
白马雪山位于云南省德钦县东南部,是澜沧江和金沙江及其支流支巴洛河的分水岭,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生物资源极其丰富。1983年,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运而生。从此,高山针叶林、山地植被垂直带自然景观和滇金丝猴成了重点保护的对象。
肖林自小就与这片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16岁初中毕业,他被招进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了保护区的第一批正式员工,由此也成了一名坚定的环保工作者。曾几何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托着白马雪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世世代代“靠山吃山”。然而,随着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少数不法分子仍心存侥幸,以致盗伐、偷猎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在此情况下,出于对环保事业的热爱,肖林和他的同事们除了一如既往地向当地百姓宣传国家环保政策,解读生态条例,倡导人们做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守法公民外,还与那些破坏生态的不法行为展开坚决的斗争。他们把广泛流行于藏族同胞中的转山习俗,虔诚地引入到自己的守山行动中,以一腔慨然正气筑起了一道环保长城。
在《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一书中,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再现了众多环保人35年风雨兼程守山的动人场景,表达出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炽热情怀。嫉恶如仇的肖林,坚毅顽强的奚志农,智勇双全的培布,忍辱负重的钟泰,热情似火的龙勇诚……一个个朴实果敢的汉、藏队员,晓行夜宿,终年累月穿行在自然保护区的山林沟壑,只为了这里的天更蓝、水更碧、林更茂、地更沃,只为了古老而悠久的藏地文化欲加芳香醉人。作者以舒缓有致的笔调,描摹了肖林等一大批环保人扎根边地、守望雪山的感人群像,在提出人与自然应如何相处的命题之余,也将古老而神秘的藏地文化作了全新的展示。
其中,为了探求保护区内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滇金丝猴的行踪,掌握其种群、类别、数量及活动规律,肖林和他的同事不畏艰难,常年蹲守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寒山区。天当被、地当床,早出晚归,他们时常在杂草丛生和乱石密布的环境下,一守就是好几个小时。经过漫长的10年守候,终于捕捉到滇金丝猴的身影,并逐渐摸清了它们的出行路线和生活习性,为这一珍稀物种的繁衍与保护,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依据。
除了滇金丝猴,生活在这里的猕猴、雪豹、林麝,扎根在密林里的独叶草、云南杉、秃杉等一批国家濒危灭绝的动植物,都是肖林和他的队友们倾力保护的对象。为了采撷到更多更有价值的生态资料,他们常常身背超过自身重量的行囊,深入保护区的每一片土地,先用半个月的时间追踪相关动物行踪,再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做植物样方。为了节省往返的时间,他们吃住都在林间。后来为了考察的方便,干脆在沿路建了一些简易的生活点,种上蔬菜。咀嚼着这片大地上的蔬果,感受着这一路的阳光和雨露,尽管风风雨雨那么多年,青丝染成了白发,皱纹爬满了眉间,但他们却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大家的心始终是热的,投身环保事业的情也始终是昂扬的。
《守山:我与白马雪山的三十五年》一书展现了环保人的美好心灵,并以灵动跳荡的笔触,借助清新如画的环境描写,细致入微地映衬出笔下人物高尚的精神境界。巍然高耸的白马雪山,不但是自然界神秘和圣洁的象征,还以澄澈和俊朗的形象,代表了天地间的正义和威严。正是这种浩然正气和清隽风骨,让一代代“肖林”们执着地战斗在这方圣土,书写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世佳话。
(编辑:李华)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