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大馍、做枣山是豫东传统年俗。 吴效群摄
豫东地处黄河下游平原,是最具河南风范的地方。作为我国小麦主产区,粮食在当地老百姓的心目中具有重要地位,这突出地表现在其春节习俗上。
“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在豫东的周口、开封等地,春节前的各种准备,当属蒸馒头最重要。这不仅因为从蒸出的馒头的形状可以预知新年的运程,还因为春节期间最重要的馈赠礼品——枣山和大馍也在这时候出炉。枣山,也叫枣山年馍,三角状、如山形,上面一层层插着大枣;大馍,就是像大海碗碗口一般大小的馍。
年三十儿贴罢春联,人们要在先人照片或牌位前面摆上枣山等祭品,烧香磕头,表示告知祖宗过年的信息;下午,家中男性长者还要带领家族男丁和小孩子们到家族坟地,摆上枣山等祭品,燃放鞭炮、烧香磕头,寓意接祖先回家过年;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摆放枣山和先人照片的供桌前,吃阖家团聚的年夜饭;大年初一一早,全家要一起向祖先、枣山磕头敬香。然后,长者端坐在供桌前接受小辈叩拜,发压岁钱。礼成,一家人才围坐在一起吃新年的饺子。
在豫东地区,枣山备受关注主要还是因为当地大年初二“搬枣山”的风俗。“要想暄(发达),舅舅家里搬枣山”,这个豫东谚语一方面说明旧时娘舅亲在人们生活中关系重要,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小农经济社会的本质。宗亲因为同属一个劳动与财产共同体,因而无需用此类文化的手段来加强联系。但不在一个锅里摸勺子的表亲,却需要在重要的时刻用文化象征的手段去维护和加强之间的关系。大年初二,豫东农村大街小巷满是回娘家的敞篷三轮摩托车甚至小型卡车,上面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礼品盒子。对于丈夫们尤其是新婚的丈夫来说,这是炫耀才干、表达孝心和慷慨的时刻,颇受四邻八舍关注。其实,礼品虽然送得多,但媳妇娘家留下的并不多,多数都会原车返还,另外还会再送一些礼品。大家在乎的是要有这份心。
礼品再多再好,都不能缺少了一样,那就是女儿用自家的麦子给父母双亲蒸的白面大馍。“生闺女,吃大馍;渴不着,饿不着。”在豫东,女孩也叫大馍,它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女儿就是爹娘渴不着、饿不着的“大馍”。不得不说,在孝顺老人的问题上,老百姓有着非凡的洞察力。一送一回亦有阴阳之道,送一样还得取走一样,这就是我们说的“搬枣山”。人们以送大馍和搬枣山的风俗强调了娘舅亲这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
在豫东,过罢正月十五并不算过完了年。“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当地农民要赶往淮阳太昊陵,拜谒人祖爷太昊伏羲,祈求龙神伏羲保佑一年风调雨顺、阖家平安。朝拜人祖爷回来,人们才会撤下供桌上的枣山,就着新烙的油馍(油饼)一起吃掉,就此宣告年已过完,一个新的农业生产季开始。
关于枣山,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说:豫东一带的人大多是明朝时从山西的枣林庄附近迁徙而来,为了不忘本,每年过年的时候,人们都会蒸一些枣山,与祖先牌位放在一起祭祀,渐渐地就形成了过年用枣山祭祖的风俗。
风俗寄托着民众宝贵的情感。新春佳节,一元肇始,豫东淳淳朴朴的民风、其乐融融的生活,踏实而真诚。
(作者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编辑:张雪娥)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