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下西洋: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光辉印记  海洋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是最早养蚕缫丝的国家,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海洋国土,既是东亚的大陆国家,又是太平洋西岸的海洋国家,是一个海洋大国,也曾经是一个海洋强国。中华文明是大陆和海洋共同孕育出的世界最古老的伟大文明之一,中华民族以勤劳勇敢和开拓进取精神,铸就了古代中国处于世界前...2023-10-22
  • 河西走廊:联通与融通  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的河西走廊是一条历史文化遗存丰富且影响深远的走廊,是一条多民族文化长期交流且融汇共存的走廊,是一条联通四域且持久发挥融通作用的走廊。自古以来,河西走廊就是中原农耕文化、北方游牧文化、西域绿洲文化及域外文化的沟通与融通之地。几千年来,在河西走廊上演了一幕幕风云激荡、跌宕起伏的历...2023-10-21
  • 披览史书,振兴儒学  十六国时期,为适应形势,十六国政权亟需从既往的历史尤其是两汉以来的历史实践中汲取走向一统的方略。这种汲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2023-10-19
  • 《皇清职贡图》中的新疆各民族“三交”画卷  《皇清职贡图》是反映清朝各民族朝贡情况的图文合璧文献,有四卷的彩绘本、八册的册页本、九卷的刻本,其中刻本最常见。该图是乾隆皇帝在1751年命军机大臣傅恒等人组织整理绘制的。其中,第二卷涉及新疆各民族,既包括今天生活在天山南北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也包括迁居甘青地区的维吾尔族,以及从伏尔加...2023-10-19
  • “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  刘平国刻石,又名“刘平国治关亭诵刻石”,是东汉晚期西域地区的一方重要汉文刻石,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拜城县黑英山乡哈拉塔山麓的博孜克日格沟口。2023-10-18
  • 多语种历史文献在民族史研究中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经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联系日益密切,统一性、整体性不断加强,逐渐凝聚成为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共同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大量以不同语言文字记录的文献,是民族史研究的宝贵资料。2023-10-17
  • 最前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