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关于唐代藩镇研究的几点新认识
藩镇问题影响唐五代历史三百年,安史之乱之后自不待言,从睿宗时代节度的建立到安史之乱爆发,也已经半个世纪。而唐朝初年就派出了巡察使、按察使之类,说明“道”的设置有更早的现实需求。自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体制之后,至汉武帝而臻于完善。完善的标志之一,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日益成熟,包括郡县制的完备和刺史以六...
2023-11-26
新疆巴扎:各民族共享的“三交”空间
巴扎是新疆的传统集市。作为新疆各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巴扎不仅体现了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
2023-11-25
沙陀人建立的后唐为何能绍唐正统?
开平元年(907年),唐昭宣帝李柷被迫禅位于原宣武节度使,时任诸道兵马大元帅、梁王朱全忠(朱温),唐朝就此灭亡。同光元年(923年),沙陀出身的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县)即皇帝位,复唐国号,以魏州为兴唐府,史称“后唐”。
2023-11-24
《中州集》与元好问的诗史深情
2023-11-23
长城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生动体现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作为“区域”的长城带,本身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或孤立的地理空间,而是与长城带南北的农耕和游牧地区存在着广泛的文化接触、经济交流以及多种社会力量碰撞的场域。
2023-11-16
交融,让北朝镇墓兽别具风韵
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大规模向中原地区迁徙,各民族广泛杂居,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这一历史潮流,在北朝墓葬中得到了生动体现。
2023-11-16
最前
上一页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