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海同风:墓志所见唐代的民族交流融合  开放的唐朝留给后世遐想无限的辉煌背影,其中民族交流融合的多样性更是灿然生光。唐太宗“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开明民族政策,表明统治阶层突破“夷夏之防”,秉持“天下一家”的治理态度。强盛的国力、先进的文化、繁荣的社会,吸引周边族群纷至沓来,诚心归附者不在少数。他们或为蕃将,或为使者,...2023-12-23
  • 诸葛亮传说与中华文化认同  诸葛亮是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的历史人物,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形象。围绕诸葛亮南征历史,德昂族、傈僳族、白族、基诺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诸葛亮传说。诸葛亮传说在西南民族地区的流传与发展,彰显了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2023-12-22
  • 楚庄王的政治文化认同及其历史意义  楚庄王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期间(公元前613年—前591年),楚国势力迅速扩张,积极向中原发展,与其他诸侯国的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过程中,楚庄王并非只倚重武力,强化对周的政治文化认同也是其参与角逐的手段之一,这对推动人群融合具有重要意义。2023-12-20
  • 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要重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2023-12-20
  • 图画河西——魏晋画像砖上的河西地区生活百态  西晋“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后,“衣冠南渡”,河西地区(河西走廊地带)局势平稳, 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搬迁至河西地区的中原名门望族和平民,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文化典籍、礼乐艺术带到了这里。此时的河西地区传承中原文化、兼容外来文化,多元文化交汇,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河西地区魏晋画像砖的研究始...2023-12-19
  • 深化“四个故宫”建设 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首次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上的创新突破,又有文化工作上的布局部署,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2023-12-16
  • 最前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