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扎:各民族共享的“三交”空间
来源:中国民族报 赵雪婷 孟楠 发布日期:2023-11-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巴扎是新疆的传统集市。作为新疆各民族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巴扎不仅体现了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经济生活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精神需求,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台。

  巴扎是物资交换的场所、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据元代刘郁《西使记》记载,1252年,蒙古大汗蒙哥派六弟旭烈兀西征,途经新疆时,“过巴咱尔,诸回纥贸易如上巳节”。这应当是最早记载巴扎(“巴咱尔”)一词的汉文文献,表明至少在元朝之前,巴扎就已经存在了。

  巴扎产生的因素有很多,从生计方式角度而言,巴扎中的商品交换和贸易往来与维吾尔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有关。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活动在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回鹘西迁之后,随着居住环境的变化,农牧业快速发展,许多家庭有剩余的农产品用于交换,手工业随之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作为物资交换的场所,巴扎应运而生。

  南疆地处半干旱荒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绿洲是这一生态系统中人类生存发展的主体空间。绿洲普遍具有封闭性、局限性、不平衡性特征,经济规模小而内向,自然经济色彩浓厚。巴扎以干旱区生态环境为背景,建立在片片绿洲上,为满足当地群众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提供了便利。新疆地处丝绸之路中段,是中西贸易枢纽、多元文化荟萃之地,吸引众多商人在此扎根,对巴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巴扎的规模逐渐扩大,贸易范围不断延伸。

  巴扎具有鲜明特点

  空间的开放性。巴扎是物资交换、社会交往、文化交融的重要场所,是开放的公共空间。明代陈诚、李暹合著的《西域番国志》不仅记录了巴扎所在街巷的外观,还指出巴扎内部是按类别排列的,“市井街坊,两旁筑屋,上设覆篷,或以砖石拱瓷,仍穴天窗取明,晴不畏日,雨不张盖。遇干燥生尘,则以水浇洒。铺店各分行头,若弓矢鞍辔衣服之类各为一行,不得参杂。少见纷争,如卖马驼牲畜,亦各聚一所”。清代萧雄在《听园西疆杂述诗》中记载,“街市名为巴杂尔,又呼八杂,与中国街道相同,有铺面柜台,高只尺许,拦其门,出入必踰其上”。

  人群的聚集性。逛巴扎是一种生活休闲方式,每逢集日,巴扎上就会聚集各类人群,农牧民是传统巴扎的主要人群。男耕女织的生产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使得人们平日的交际仅限于方圆几里的村头田野。因此,每逢赶集的日子,周边的农牧民就结伴而行,汇集于巴扎,在买卖之余,了解时事、增加见闻、交换信息、加深交流,增进彼此的感情。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吸引国内外商贾纷至沓来。据清代七十一(注:人名)撰写的《西域闻见录》记载,在叶尔羌地区“中国商贾山陕江浙之人不辞险远,货贩其地。而外藩之人,如安集延、退摆特、郭酣、克什米尔等处,皆来贸易”。在清代,阿克苏、喀什等地的巴扎上,出现了英国、俄国、中亚一带的商人。他们收购当地物产,远销海外,赚取高利。还有部分外国商人在当地修筑房屋,成为固定的交易场所。

  物产的丰富性。巴扎商品种类繁多,是商品的集散地和中转站。《西域闻见录》记载,阿克苏“地当孔道,以故内地商民、外藩贸易,鳞集星萃,街市纷纭,每逢八栅尔会期,摩肩雨汗,货如雾拥”。清代徐松撰《钦定新疆识略》也有相似的记载,“八栅尔街长十里,每当会期,货若云屯,人如蜂聚,奇珍异宝,往往有之,牲畜果品,尤不可枚举”。

  时间的特定性。巴扎的开放时间有其规律,多按星期排列,一周之中的任何一天都有可能成为巴扎天。巴扎的周期不仅与历法有关,也与人们最初交换的习惯有关。巴扎最初是为了交换剩余产品而自发形成的,农牧民在附近找一块空地,将家禽、手工制品、农副产品等拿到巴扎上进行交易。巴扎形成一定规模后,周边的手工业者以及小范围流动的商人也加入其中,不仅扩大了选择范围,还能以最小的成本交换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满足双方需求,于是巴扎的开放周期就被传承下来了。

  巴扎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

  在物资交换方面,交往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巴扎经过积年累月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商品种类不断丰富,除了本地农牧民参与外,大量外地商人和外国商客也来到这里。巴扎上自由开放的交往形式,打破了地域限制,加深了对内对外的联系,并作用于社会生产,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新疆乌鲁木齐大巴扎景区,游客和演员一起跳麦西来甫。新华社发

  在社会交往方面,在巴扎上不仅能实现物资交换,还能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融。巴扎作为一个公共空间,为不同民族直接接触和社会交往提供了平台,不同民族的个体将在巴扎上建立起来的买卖关系、信任关系,延展至巴扎以外的日常往来中,具体表现为遇到困难时互帮互助,休闲时聚集聊天,节日时互相道贺。各民族持续的日常交往,增进了彼此交流,加深了相互了解,同时也使各民族的共同性不断增加。随着交往机会增多、交往需求增大,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语言,尤其是学习使用汉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了心灵相通、命运相通。

  在文化活动方面,巴扎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是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巴扎是新疆多元文化的窗口,既有麦西来甫、顶碗舞等不同类型的歌舞表演,也有达瓦孜(高空走索绳)、且力西(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既能感受到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的交融,又展现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促进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鉴。

  (作者单位:赵雪婷,新疆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孟楠,新疆大学历史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