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理论/文史
>
文史
挖掘历史文学资源,讲好新疆故事——从岑参的边塞诗说起
岑参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创作的边塞诗题材广泛,风格雄奇浪漫,在描写西北地区壮阔自然风景的同时,也反映了各民族的生活景象与文化风俗,展现了盛唐时期西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卷。
2024-02-07
“打老同”:各民族“三交”的生动写照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诸多互助机制,“打老同”就是典型代表。“打”即结交、结拜之意,“老同”又称“老庚”,即同年生的人,“打老同”又称“打老庚”“打同年”,指年龄大抵相当的人相互结交,彼此结拜成兄弟或姐妹。通过“打老同”,两个非血缘关系的人或群体结为亲如家人的拟亲属关系。“打老...
2024-02-06
加强桂湘黔“三省坡”少数民族古籍保护
桂湘黔“三省坡”位于广西、湖南、贵州三省(区)交界处,交界地区涉及广西三江,湖南通道、靖州,贵州从江、黎平、榕江等6个县,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侗、苗、瑶、壮等多个民族。这一地区山水相依、交通相连、民俗相通、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古籍文献。
2024-02-01
元代史家察罕与《历代帝王纪年纂要》
在元代史学上,有一个突出现象是少数民族史家群体形成,并在史学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察罕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为世所重。
2024-01-31
学得南人煮茶吃
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唐代陆羽所撰《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可见茶文化起源之早。
2024-01-30
新疆坎儿井工程的系统保护和活态传承
中国的坎儿井是分布于新疆吐鲁番—哈密盆地的地下灌溉水利工程,是新疆各民族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智慧体现。它与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都是各民族共同建设祖国的伟大工程,虽历经时代变迁、岁月洗礼,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显示,新疆共记录坎儿井15...
2024-01-25
最前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