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首页
>
首页
>
文化/旅游
>
综合
写最真实的乡土,写最真实的人民
宁夏作家马金莲的新作《亲爱的人们》,是一部书写西北地区乡土变迁的厚重饱满之作—— 在体量上,全书分为上、下两部,80多万字,是作者酝酿多年、调动一切乡村生活经验的诚意之作;在叙事上,作品主要以西海固地区马一山一家的奋斗故事为核心,从20世纪80年代末写到当下,既有个人及家庭的命运史,又有整体易地扶贫搬迁的...
2024-08-23
中国刺绣:方寸见天地 指尖绘春秋
“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唐代诗人胡令能的一首七言绝句,生动展现了刺绣的灵动场景和绣品的精良。 刺绣是我国古老的手工技艺之一,俗称“绣花”。绣工们拈针引线,在织物上刺缀绘绣,灵巧的纤指使花鸟虫鱼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这些精美的绣品不仅展示了绣工灵巧的手艺,更反...
2024-08-23
儿童视角下的时代变迁与成长交响曲
在马慧娟精心构建的儿童文学世界中,《飞起来的村庄》如同一幅乡土生活的风俗画,描绘出生动的乡村生活诗意画面,以童真的视角展现了生生不息的希望。它像一首悠扬的童谣,吟唱着乡土文明的诗意、移民搬迁的温情以及改变命运的信心;又像是一曲时代变迁的交响乐,奏响了一段关于勇气、梦想与责任的优美旋律。
2024-08-16
鹤舞高原 掷地有声
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届西藏文化艺术节上,讲述不同时期西藏建设者故事的话剧《老西藏》再度上演,获得观众好评。该剧以高原精灵黑颈鹤为隐喻,以吴玉娟一家四代人的西藏情结为纽带,以王进藏、李东生等人前赴后继矢志建设新西藏的故事为抓手,找寻老西藏精神的时代芳华,讴歌老西藏精神的代代相传。
2024-08-16
蒙古族舞蹈:草原上流淌的力与美
马步、跳跃、抖肩,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即使衣着日常,也尽显潇洒豪迈、热情奔放的气质。今年5月,随着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院长姜铁红表演《奔腾》的视频走红网络,蒙古族舞蹈的独特魅力再次征服网友,成为网络爆款。 在广阔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只要歌声响起,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蒙古族舞蹈以豪放、刚健、舒...
2024-08-16
雅鲁藏布江畔的生命之歌
今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最近,“喜马拉雅生灵的朋友”自然影像团队刚刚完成了自然纪录片《雅江之畔有鹿来》的拍摄。作为团队的一员,在近两年调研、摄制过程中,我几乎每个月都要去雅鲁藏布江观察、蹲守,到西藏山南市孟卡荣村家访。雅江之畔,呦呦鹿鸣,借由这次拍摄,我看到一个村庄里的“生态西藏”,读到一条...
2024-08-16
最前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