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生傲鼓》:平台共创、文化交融的典范之作8月10日晚,农历七夕之夜,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2024七夕奇妙游》浪漫赴约。其中,道中华文宣平台与河南卫视联合摄制、中央民族歌舞团参演的《天生傲鼓》节目充满创意,敢于突破,令人耳目一新,获得无数观众点赞。2024-08-16
  • 中国牧民杰出代表的精彩呈现  近年来,关于脱贫致富、乡村振兴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其中不乏令人称道的佳作。不过,集中塑造有觉悟、有理想和有本领的普通农牧民形象的作品却不多。布仁巴雅尔、杨楣合著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牧民》表现了在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杰出代表的主体性作用和主体性形象,展现了当...2024-08-09
  • 《可可西里》赏读(节选)2024-08-09
  • 在可可西里,打开美丽中国的“生态之窗”  伴随“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其中,2017年入选的青海可可西里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认为,符合自然遗产的标准,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真实性,保护管理整体状况良好。   可可西里,地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西部,是全球生态版图中一处熠熠生...2024-08-09
  • 【中华服饰文化】蔽膝,于“爆改”中见证文化交融与创新 蔽膝,是古代一种围在腰间并垂于身前的装饰性服饰,外形和今天的围裙十分相似。男子与女子皆有使用蔽膝,华服、礼服与日常生活服饰中均可见其身影,但其在各个朝代的名称、材质、形制等有所不同。2024-08-09
  • 秦腔,吼出中华民族的家国正音 7月30日至8月13日,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在陕西西安及周边城市举行。“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秦腔融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和武术等艺术元素为一炉,形成了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齐备,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的表演体系,堪称中华文化的瑰宝。   现代秦腔剧作家、秦腔史学家王绍猷在《秦腔...2024-08-09
  • 最前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