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边城书院的笑声仲秋时节,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巴彦岱镇巴彦岱村10巷,小院幽静,其中一栋书籍册页样式的建筑上写着“青春万岁”四个大字,“王蒙书屋”静设于此。 王蒙书屋的旧址,是著名作家王蒙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不远处,是他和妻子当年在巴彦岱生活的旧居。 9月16日,正值中秋节的前一天,“道中华”曼行国道团队来到了这里...2024-09-20
  • 书写山海同心的时代传奇今年是全国对口支援西藏30周年,也是浙江对口支援那曲30周年。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山海情》描写了一批批援藏干部与西藏各族干部群众一道,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与全面进步的感人故事。书中“浙藏同心共富裕”的动人篇章,展示了一段段“高山”与“大海”的情谊,书写了一个个“双向奔富”的佳话,是传承弘扬援藏精神...2024-09-13
  • 《山海情》后记(赏读)位于长江、怒江源头的那曲,藏语意为“黑色的河流”。雪水从雪山上静静流淌而下,滋润着藏北广袤的草原。我们刚抵达那曲时,镇上牧民生火做饭和取暖都靠牛粪,加上缺电,镇上白天没电,晚上照明只能靠燃油发电机,而且发电时间只限每晚8点到12点的4个小时,生活十分不便。2024-09-13
  • 如琢如磨 从心出发儿童文学作家毕然一直以独特而充满温情的视角观照世界,儿童成长小说《琢玉》便是其又一部温润的佳作。小说聚焦新疆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族少年马布,讲述了他在支教老师邵阳和尹修然等人的帮助下走出大山,外出求学,最终回到家乡、反哺家乡的人生经历。小说涵盖教育、理想、信念等主题,充盈着人性美与人情美。2024-09-13
  • 一剪之趣夺神功 美在民间永不朽在广袤而丰厚的中华大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姿的民间艺术,剪纸艺术是其中夺目的繁花之一。中国剪纸融于各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带有泥土的芬芳和质朴的力量。在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和创造中,中国剪纸持续发展、推陈出新,形成今天蔚为壮观的艺术图景。 剪纸艺术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样式,...2024-09-13
  • 以青春之笔,描绘明亮磅礴新气象中国文学的长河奔腾不息,蓬勃宽广,广大青年作家无疑是其中最为跃动的部分。为总结新时代青年文学创作新经验,激励广大青年作家自觉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9月2日至3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373名青年作家和青年文学工作者参加了会议...2024-09-06
  • 最前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