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额,从字面来看,“抹”为动词,系扎、紧勒之意,“额”即额头,“抹额”的意思是额头系扎的用布帛织锦物折叠或裁制成的条状头饰,也被称为额带、头箍、眉勒。
抹额这一头饰常出现在古装剧中,在古装仙侠剧《陈情令》中,主角蓝忘机就经常佩戴一条精致的抹额。抹额简洁的设计和淡雅的色调,以及与人物角色发型和服饰的相得益彰,不仅体现了蓝忘机清冷孤傲的气质和内敛深沉的性格特点,而且展现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独特魅力。再如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中,女性角色的抹额往往十分华丽,上面或绣有精美的花纹,或镶嵌珠宝,既彰显了其社会地位和财富,也体现出审美情趣。
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贾母与王熙凤都佩戴抹额。
起源与用途
关于抹额的起源,其中一种说法认为抹额是由古代首服“頍”演变而来。頍形式简单,一般是箍于发际的布条或革条,用以保持头发整洁和发冠稳定,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诗经·小雅·頍弁》云:“有頍者弁,实维在首。”
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玉人,就展示了頍这一首服。玉人神态高傲,坐姿挺直,额间戴着箍形的頍,并且还有一个卷筒状的装饰物连在前额上方。这件玉器生动展现了商代贵族妇女的形象,很可能就是妇好本人。
据史料记载,抹额起初作为北方民族的御寒之物,是用来遮挡面部和保护额头的头饰。《续汉书·舆服志》注,胡广曰:“北方寒凉,以裘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以既抹额之滥觞。”
传入中原地区后,抹额逐渐变为军队中兵士所用之物,成为军队的标识。秦汉时期,军将武士大都佩戴抹额,不同的军队使用不同颜色的抹额,方便在战场上区分敌我;同一军队里将领和兵士也使用不同颜色的抹额,以区分身份。《中华古今注》“军容抹额”条记载:秦始皇巡狩至海滨,亦有海神来朝,皆戴抹额绯衫大口袴,以为军容礼,至今不易其制。
秦汉之后,抹额在军队中的使用逐渐减少,但在皇室仪仗队中仍有使用。直到唐代,将抹额作为仪仗之用的传统还一直被沿袭。如唐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仪卫图》中,仪仗队头戴幞头,包裹红色抹额,身穿圆领袍,足蹬乌靴,显得威严肃穆。
陕西乾县唐章怀太子墓壁画 《仪卫图》。
在民间,抹额的主要功能是束发,便于劳作。到了冬季,抹额亦具有保暖功能,有些抹额宽阔的两端甚至可以将耳朵盖住。冬季佩戴的抹额材质一般为绒布、毛毡等厚实材料,富贵人家也会用貂鼠毛、水獭毛等制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抹额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装饰品,老少咸宜,不再局限于男性或特定的职业。不仅如此,抹额还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有着不同的材质和制作方式。
流变与发展
唐代,军队武士、皇室仪仗队多将抹额与幞头配合使用,在《明皇幸蜀图》中可看到这类抹额的佩戴方式。受到“女效男装”的风尚影响,不少女性模仿男性的装扮,也开始佩戴抹额,平添了几分英姿。如陕西礼泉昭陵新城长公主墓壁画中,侍女手捧烛台,佩戴红地白纹抹额,身穿圆领对襟窄袖袍,为男子装扮。再如陕西咸阳礼泉唐段简璧墓壁画中,三侍女垂手站立,最右侧一人戴有抹额。
宋代,抹额在制作上比先前更加讲究,通常将五色锦缎裁制成各种特定的形状,彩绣的运用让抹额更显华丽,珍珠宝石的点缀也使抹额逐渐向首饰转变。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兵士皆小帽,黄绣抹额,黄绣宽衫”,说明当时的士兵也多佩戴抹额。
在明代,抹额的流行程度达到高峰,除了布条围勒在额头的传统形式外,还涌现出多种新颖的样式。如有的缝制成菱形,紧扎在额上;有的用黑色丝帛贯以珠宝,悬挂在额头;还有的用丝绳编织成网状,上缀珠翠花饰,使用时绕额一周,系结在脑后。
清末民初花鸟几何纹珠绣抹额。
清代,抹额在材质和装饰上更加丰富多样,如有纱、罗、绸、缎等制成的抹额,配以精美刺绣和珠宝,展现出当时人们独特的审美风格。清代,金、银、玉、翠等贵重材料也都被用作抹额的装饰。这些贵重材料的加入,不仅使抹额更加美观,还彰显出佩戴者的身份和地位。清代抹额的图案也很有特色,有顺风得云、海棠金玉、子孙福寿、六合同春等吉祥图案,还有“福、禄、寿、禧”等吉祥文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国人的宇宙观、人生观,体现在民间美术观念上,形成了对饰物追求完整、圆满的审美心理。抹额上的图案讲求完整、丰满、生动,显现出一种特有的张力,符合中华文化传统中对称与均衡的美感形式。
抹额从北方传入中原并得以发展,从这一演变历程我们可以看到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抹额不单具有束发、御寒的实用功能,更因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以及人们的审美趣味。这一头饰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历史与发展。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