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由浙江省民宗委、国家民委“道中华”文宣平台、中国民族报社主办,杭州市委统战部、杭州市民宗局、余杭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共同承办的中华文明起源——“道中华”良渚行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活动在杭州市余杭区举行。本次活动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结合浙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的实践与经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探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不断推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活动期间,会议主办方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交流发言。本报特此摘登部分发言,以飨读者。——编者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来源:良渚博物院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延中
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美西方利用民族、宗教、人权话语干涉我国内政的理论武器。
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必须依靠充分详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来支撑。人类历史悠久而漫长,但是留下的史料并不十分完整,更谈不上精确。历史叙述有不少缺失甚至不解之谜,主要原因是有效史料证据不足。要想把一个国家、地区、群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演进特点说清楚,扎实的史料是基础。没有史料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
大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不仅是为话语体系、理论体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而且是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问题学理性阐释和科学分析的重要思想源泉。中国留下了世界上记录最详细、最完整、最精确的各种历史书籍和文献资料,形成了记录中国历史乃至周边国家历史的文献宝库;借助现代考古学的发展,发掘出分布面积广、历史跨度长、体系类型全、资料信息丰富的考古实物、历史遗存和文物遗产;保存有大量近现代历史资料,具有现实性强、内容包罗万象、题材契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等特点。这些宝贵资源既是记录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转变的鲜活资料,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富矿,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独特的优势,用好这些资源。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要加强对史料的分析利用。汗牛充栋的文献典籍、丰富多彩的考古发掘、浩如烟海的近现代各类史料,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积累下来的各种文明成果,共同构成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的史料。建设史料体系,不仅要挖掘、整理史料,还要加强研究阐释和宣传,充分发挥好其积极作用。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要通过加强研究阐释,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话语是人们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是一种被表述出来的词语和概念,是描述事实和表达思想观点的语言媒介,也是用来建构思想、建构事实、建构形象的理论工具。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国际话语权大小直接影响和体现着国家软实力的强弱。
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建设,要通过加强研究阐释,构建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要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历史发展的结果,需要学术界从中华民族诞育、形成和发展史中寻求理论答案。历史与现实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和发展,历史是现实的前提和基础。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如何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国为什么发展成“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中华大地上的多元群体为什么能发展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民族实体,这些问题,从西方民族学和相关学科中无法找到科学解释和准确答案。中华民族共同体能够把分散的各民族凝聚成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广土巨族,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这是由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决定的,也是由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内向凝聚、坚持和平发展的独特道路决定的。要看清中华民族的现实和未来发展方向,必须从历史中寻找线索,从历史逻辑中寻找答案。
考古学视野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
中央民族大学边疆考古研究院院长、教授 魏坚
基于以往研究,我今天主要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中华文明史。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进入历史时期后有著名的“二十四史”为证。在骄傲地看待这一事实的同时,也应了解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对历史文化形成的影响。
中国版图的南北有两条山系:北边是大兴安岭、燕山山脉、阴山山脉、贺兰山,再向西,偏南是天山,偏北是阿尔泰山,最西边是帕米尔山结;南边从帕米尔山结向东南,有著名的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横断山,到十万大山、雷州半岛、海南岛,然后绵延到海。
因此,中国的地形就像一个硕大的靠椅一样,帕米尔山结是靠背,南北两列山系犹如两侧的扶手,里面就是自然地理学上所讲的三级台地,面对的是蔚蓝色的大海。
在人类活动的史前阶段,外界的文明很难进入这个区域,这个区域的文明也很难对外界产生影响。因此,“绵延不绝”与地理环境有极大关系。
苏秉琦先生倡导的早期文化的区系类型和“满天星斗”学说的考古学实践,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是关于国家的形成。
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阶段,《国语》有云,“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而周亡”,表明了三代所辖的地域范围——夏居伊洛,商周以来的分封使周边地域逐渐扩大到黄河中游,考古发现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证实了这一点;至“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七十三年更不徙都”;周分西东,至有“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秦汉一统,郡县制的实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形成的初级阶段。汉唐时,开疆拓土,经营西域。近年来,汉西域都护府和唐北庭都护府的考古发现,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古城罗马式公共浴场和回鹘时期佛寺、景教寺院的发现,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交流的繁盛。
辽宋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的分治与统一,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高级阶段。
与15至16世纪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不同,中国的国家形成形式是在多元基础上的文化认同。
三是关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精神,是这个民族共同体不断发展壮大的文化基因。即便是在海外,侨胞们的业绩,也为世界所仰慕。
美国哈佛大学神学院教授大卫解读中国的神话故事后认为,其内核就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比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钻木取火、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等等,包括今天中国基建和高铁的发展等,都折射出这种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在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时强调,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2020年9月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提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2021年10月在致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贺信中,勉励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在要求上是个递进的过程。
在中国考古学迎来百年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该发挥考古学以实物资料研究为手段的长处,透物见人,从理论与实践中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把握史学研究的新方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浙学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章永乐
在浙江省的地理空间内,从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明的出现,先民很早就有丰富的文化与文明的创造。历史上,北方屡生变乱,导致大量中原人口南迁,经济中心不断南移。靖康之乱后,宋朝政治中心南移,孔氏南宗落在衢州。由此,浙学具有了加速兴起的政治、经济、文化基础条件。
从宋到清,经过科举制度的中介,浙江的学人往往在全国的舞台上流动,由此塑造了浙学胸怀天下、关注政治共同体整合本源之道的品格。以南宋为例,浙学代表吕祖谦、叶适、陈亮均反对偏安江南,其主张背后,实际上是对大一统政治结构的坚持。近代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浙江的学人活跃在全国舞台上,将他们接触到的最新思想资源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的命运。
在这里,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三位具有深厚浙学背景的近代浙江学人。
第一位是章太炎先生。就对中华民族的思考而言,章太炎留下了很多思想资源,略举几例:
首先,他提出“历史民族”的论述,这一概念反思对文化的静态论述,特别强调各个族群经过互动形成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记忆的动态过程,而历史叙事是维持民族认同、激活政治自觉的重要因素。尽管太炎先生在一些具体议题上的论述值得商榷,但这一概念可以在原理层面给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研究带来很多启发。
第二,太炎先生重视汉字作为历史叙事载体的意义,反对汉字的拉丁化。他认为汉字可以超越不同的语音系统,沟通不同的地域和族群,从而维系政治共同体的统一性。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今天中国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一重要实践背后的原理。
第三,他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尤其反对那种认为自己进化程度最高,所以自然有资格统治别人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逻辑。他提出了“俱分进化论”,认为在社会进化过程中,善与恶、苦与乐一并进化。这一思想为世界各弱小民族反抗帝国主义、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第二位是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绍兴山阴县人,作为清代翰林,旧学功底很深,在北大任职期间大力推进教育改革。蔡元培先生对于民族学的学科建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曾受命组建中央研究院并出任院长,亲自担任了民族学组组长兼研究员,组织了大量民族研究工作,包括对浙江畲族的研究。
蔡元培先生很早就提出“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他认识到宗教的排他性会阻碍不同人群的交往,而审美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共通性。民族学是他深入研究审美的一个切入点,通过考察民族文化整体及其历史演变历程,把握差异中的共通性。越到晚年,他越是重视民族学研究。蔡元培先生又在《中华民族与中庸之道》中主张应寻求“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的折中”,一方面博取众长激活本民族的文明,谋求本民族的独立,另一方面也要谋求世界各民族的平等。这对于我们理解今天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位是范文澜先生,绍兴山阴县人。他在北大学习时深受章太炎弟子黄侃的影响,毕业后又担任过蔡元培先生的私人秘书。他曾在北大任教,后奔赴延安,担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史观来撰写中国通史,推进了对中国民族历史叙事的探索。
范文澜先生从经济基础入手,探讨各民族如何通过斗争走向融合。他指出,广大的中国疆域是许多已经消失的和现在正在发展的各民族合力开发,经过数千年的艰苦斗争才逐步建立起来的。甚至汉族本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如同黄河,沿途吸收大小河流,最后形成大河。他还运用大量史料,论述了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反抗民族压迫与外国侵略、共同捍卫祖国统一的光荣传统。
上述三位学者,人生大部分时间在浙江之外度过,但他们的学问又确实有着深厚的浙学血脉。他们继承了清朝浙东经史之学,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结合新的思想资源,融会贯通,形成了对中华民族的新认识、新论述。他们融通古今中西的思想活动,可以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
在今天,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视野下,浙学胸怀天下、关注政治共同体整合本源之道的品格,弥足珍贵。浙学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整合之道的思想资源,值得深入挖掘,细致总结。
良渚实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刘斌
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大约距今1万年左右开始,进入定居、农业和制作陶器的新石器时代。大约在距今5000年左右,开始进入国家文明阶段。我们常常说中华五千年文明,或者说上下五千年,但是我们的史书记载从夏代大禹治水算起只有4100年左右。考古发现的出土文字的商代殷墟遗址,只有3600年左右。那么我们中国在5000年前是什么样子呢?
长久以来,西方学术界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是一个原始社会的概念,而真正可以证明国家出现的遗址,就是河南殷墟。2019年7月,良渚古城申遗成功,是中华5000多年文明得到世界公认的标志。证明我们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国家产生的历史与古埃及以及西亚地区同步,而且我们有着不同于其他文明的特点。世界文明的起源是多样的,发展道路也是多样的。良渚申遗为人类早期文明的世界遗产提供了新的标准。
良渚文明有哪些特点?我认为大概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以水稻种植为主,养猪业发达;二是陶器、石器、漆木器工艺发达;三是以玉器标识权力与信仰的礼仪等级制度;四是城市的选址与规划以山为郭、以中为尊,分为宫殿区、内城、外城三重结构;五是有土木高台建筑、人工高土台上的贵族墓地;六是临水而居、水陆交通的江南模式;七是稳定的血缘家族社会结构。
良渚文化主要遗址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北面可以到山东与江苏交界处,南面可以到浙江的南部。良渚古城位于杭州北部。良渚古城选址具有明确的规划思想,位于3个山体之间大体居中的位置,由30万平方米的宫殿区、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区、600多万平方米的外城组成,自内而外形成三重布局结构。
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玉器。玉器是良渚文化的代表,许多玉器造型与良渚人的神徽有着直接关系。比如,玉琮是神徽的载体、巫师的法器,其四角和分节的形成,是对神徽多层浮雕和立体方式表现的结果。玉钺是神权与王权的结合,玉钺的把端饰是神冠对折的纵观形态,玉钺杖的整体形式是甲骨文“钺”的象形字,被假借为“王”字。良渚人发明的琮、璧等玉器,成为商周时期玉礼器的重要组成,正如《周礼》中说的,“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良渚古城内发现约1万平方米的粮仓,被烧毁的稻米约20万公斤。距良渚古城20多公里的余杭茅山遗址,发现了面积达83亩的超大稻田区。良渚人的农业工具石犁,与现代的犁大概相同。
良渚古城水路交通体系发达,在古城遗址发现了多条河道,总长达32公里,多为人工河道。共有8个水门,沟通城内外水系。此外,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20多条水坝已被发现。这些规模宏大的工程,体现了良渚古城城市规模巨大,是良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实证。
在河道两侧台地,还出土了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以及大木作加工作坊。因此我们推测,良渚古城里的居民是工商业者,而不是农民。另外,在良渚古城的河道里面,发现的动物骨头有40多种,其中80%是猪骨头,可见当时的养猪业比较发达。
良渚文化影响广泛,良渚人5000多年前发明的玉琮,不断向四周扩散。在上海广富林文化遗址、山东五莲丹土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延安芦山峁遗址、陕西榆林石峁遗址、甘肃齐家文化遗址、广东石峡文化遗址、四川成都金沙遗址、河南殷墟妇好墓,都有玉琮出土。
通过良渚文化的传播可以看出,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是连绵不断的,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是历史形成的。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