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适在参观时分享骑射运动体会。黄哲摄
《我的阿勒泰》剧照。资料图片
彩虹布拉克的新年,李文秀与亲人邻里仰望凌空绽放的烟花,欢呼声此起彼伏。突然,一阵马蹄声传来,大家循声望去,巴太踏雪归来……
9月2日傍晚,演员于适走进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在一件件来自新疆的文物前,于适仿佛又回到电视剧《我的阿勒泰》中饰演的“巴太”,饶有兴致地讲起剧内剧外的故事。在“光影道中华”栏目专访中,他回忆起剧集余味悠长的结尾并发出由衷感慨,“邻里和谐,淳朴美好,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共同仰望烟花的那一幕,就是民族大团结的具象化”。
央视《新闻联播》曾报道,《我的阿勒泰》真实再现了牧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新疆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风格质朴清新,人物鲜活,生活气息浓郁”。在这部治愈无数观众的剧集中,新疆和美交融的底色诗意浪漫,却如阳光般强力笼罩万物。它汇聚成辽阔明亮的北疆景色、勤劳好客的风土人情,流淌在这片水土养育的人们身上,抵达人与人的交流往来之中。戏外,于适身处真实的阿勒泰,骑马、赶羊,和当地牧民打成一片,领会人情的温度,感受心灵与文化的碰触。
1 “我的阿勒泰”记忆
从阿勒泰走来,于适成了“阿勒泰的孩子”。行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偌大的展厅,2100余件文物古籍携带着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扑面而来,一次次唤起他的阿勒泰记忆。
中华文明早期呈“满天星斗”式起源,各区域文化要素互相融聚,不断增进共同性与统一性。以玉石为代表的文化表明,中华文化圈在6000年前已经形成,并覆盖今天中国的大部分区域。
玉润中华,玉成中国。聆听玉文化讲解,于适联想到《我的阿勒泰》中文秀奶奶的“绿宝石”,前往夏牧场途中吸引文秀的亮晶晶的石头。“新疆的‘宝贝’不仅阿勒泰有,和田玉也是名声在外。”
于适喜欢骑射,通过刻苦练习将它变成自己擅长的技艺。拍摄《我的阿勒泰》期间,无论戏内戏外,于适都有大量和马的“对手戏”,他同时还是剧组的骑射指导。
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农牧交流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茶马互市中,自然离不开马。当蒙古、藏、彝等各民族的马鞍陈列于眼前,于适一边讲解骑射要领,一边亲身演示。他热情地分享现代马鞍与传统马鞍的区别:骑射鞍结合了很多少数民族马鞍的特征,现代骑射鞍则进行了轻量化处理。“马鞍的改良就好比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是适应变化、紧跟时代的举措,反映了各民族在文化上的相互学习。”
“桃花石”,一个让于适直呼“好美”的名字。1980年,新疆出土的一枚宋代铜币背面,印有“桃花石可汗”字样。桃花石意指“中国”,西域虽然远离中原,但在当时这里依然有着浓厚的“中国一体”意识。
在“中国一体”的宏大叙事之下,微观视角常常能够提供更独特、丰满的风景。在《我的阿勒泰》中,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人们围坐一圈,唱歌跳舞、弹奏冬不拉,草原盛会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各族青年亲密无间。于适认为,剧中的小卖部同样具有标识性意义,“它不仅是剧中重要的场景,更是迎来送往、满足牧民生活需求的园地,是民族融合的世俗化缩影”。
2 走过巴太世界的收获
在阿勒泰拍摄时,于适常和当地的牧民朋友们一起劳动、喝茶,有时是在毡房里,有时在牧场席地而坐,大家掰开带来的馕分着吃。当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他会帮助牧民们驱赶羊群回家。
于适和剧组一行人还曾到一位老奶奶家做客。虽然不太会讲普通话,但老奶奶热情地招待大家,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临别时,老奶奶在于适的口袋里塞满了奶豆腐:“我的孩子,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拍戏累了就来喝茶,奶奶给你做好吃的。”
那一把奶豆腐,温暖了初来乍到的于适,那些话,也深深击中了他的心。后来,沐浴在柔和的月光下,于适唱起哈萨克族民歌《月光》,猛然又想起那一把奶豆腐。恍惚间,他觉得自己和巴太已经合二为一,自己和脚下这片土地已融于一体。“也许,我本就属于这里,我们本就是一体。”
善良,质朴,粗粝——于适如是形容巴太。他认为自己和巴太虽有着不同的成长环境,却一样向往自由,这是他们之间更深层的连接。演员的身份让他得以和角色共享一段人生,但当镜头前的故事画下句号,他就要开启下一段旅程。走过巴太的世界,于适收获了什么?“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他说,这是展厅中“花瓣墙”给他的新启示。
花瓣古籍墙是展览上的一个互动体验专区,上千朵花瓣其实是一个个小书盒,盒中藏有中华各民族的典籍。于适按下花瓣上的“小机关”,花瓣向上翻起,从“花心”中推出一本古籍复制件。讲解员告诉他,每朵花瓣都不一样,但它们紧密相连,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
这与《我的阿勒泰》似乎有着相通之处。“瓣瓣不同,剧中不同角色的人生故事各不相同;瓣瓣同心,但他们有着共通的情感,深受同一片山川大地的滋养,内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于适身姿挺拔、眼神坚毅,隐约中依然可见巴太的身影。
3 扎根于旷野的眷恋
童年时期,因姥爷是民乐爱好者,于适学习二胡、戏曲;因戏结缘骑射,他便把自己拴在马背上;为诠释好巴太,他学习哈萨克族传统文化……于适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比同龄人更浓更深,性格中也有出人意料的老成。
于适认为,现在许多影视作品都有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演员必须严谨、认真地对待,“因为那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财富”。而在这些“财富”背后,他也时常期待见识泱泱中华更多的精彩。
上世纪出土于新疆尼雅遗址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是于适此行参观最难忘的展品。他既为跨越历史时空的“中国”二字所震撼,也感慨于小小一方织锦折射出各族人民在2000多年前就进行了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从运动员到演员,于适凭着一颗赤子之心,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本能的亲近,他向外界展示着一个中国少年而非仅仅作为一个演员的质朴情怀。
今年8月,在大众评委的现场投票下,于适摘得“百花奖”最佳新人奖。非科班出身、从业7年,他曾经历漫长的等待,但依然保持着蓬勃生命力。他在获奖感言中说:“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扎根”一词,同样出现在《我的阿勒泰》播出前于适发布的微博中:“我听到来自草原深处厚重的回响,那是扎根于旷野的眷恋。”
于适对“扎根”这个词有很多种解释,其中之一是要有信念感,他“不相信不抛弃、不放弃,会到达不了目的地”。他也用身体力行来表示信念坚定。
在专访即将结束时,于适第一次公开提及他心中对“扎根”的另一种解释,“把根深深扎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感受一个中国人自带的精神气质,那里有永远滋养我的力量”。
当晚,于适被道中华文宣平台聘为文化传播使者,这也将成为他新的使命和远方。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