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龙门客栈》《龙门飞甲》《绣春刀》等古装武侠电影中,明代锦衣卫一身俊朗潇洒的飞鱼服吸引了观众的眼球。飞鱼服是明朝服饰曳撒的一种,其前身是蒙古人的服饰质孙。
曳撒,又称一撒、衣撒、衣色、一色,明代成为宫廷内侍、贵胄、文武官员甚至帝王骑乘、游乐、宴饮等场合穿着的重要服饰。明代曳撒分为辫线袍、褶子衣及马面式曳撒三种形制,其中,辫线袍及褶子衣是对元代服饰的继承,马面式曳撒则是对元代服饰的创新改造。
曳撒的历史溯源
曳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蒙古人的传统服饰质孙,质孙又被称为只孙、济逊,颜色、一色的意思。这种衣服的上衣下裳连于一体,衣式紧窄,下裳较短,腰间有许多褶子,并在肩膀和背部装饰有珠子。质孙腰间的褶子非常便于骑马射箭,原本是军士所穿着的戎服,后来逐渐演变为元朝内廷大宴时的官服。
元朝既有质孙服,也有质孙宴。质孙宴为开国皇帝忽必烈每年巡幸上都时举办的招待宗亲、大臣所专设的宴席。此宴集蒙古人传统饮食、歌舞、游戏、竞技于一体,场面隆重。宴会一般连开三天,赴宴者须穿清一色华贵的质孙服,并且每天要更换一次衣帽颜色都一致的服装。相传,忽必烈在一次质孙宴上选出一众怯薛(元代的禁卫军),赐予每人13套质孙服,每一套都镶有珍珠、宝石,十分华贵。
质孙与元代后来的辫线袍、断腰袍的形制十分相似。元代名儒郝经在《怀来醉歌》中载,“胡姬蟠头脸如玉,一撒青金腰线绿”,看来当时已有“一撒”这一名称,辫线袍与断腰袍统称为一撒。《元史·舆服志》载:“辫线袄,制如窄袖衫,腰作辫线细褶。”辫线袍(袄)的形制特征为窄袖束腰,上下分裁,腰部有细褶,腰部以上缀有辫线。元代《太平风会图》绘有一男子穿着绿色长袍,长袍上下分裁,下摆有大小相似的密褶,衣身左侧未开叉,腰束巾带。这一长袍即为断腰袍,虽与辫线袍在领襟等局部细节上略有差异,但可看出“上下分裁,腰部有密褶”的典型形制特征是一致的。
明初刊刻的《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以图录形式画出一撒的形制,服饰特征为交领右衽,小口窄袖,上下分裁,腰部有密褶,图录右侧明确标注服饰名称为“一撒”。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统治,其中包括对服饰制度的改革。为了维护明王朝的正统性,朱元璋认为有必要“悉复中国之旧”,为此颁发多条恢复汉服的命令。在朱元璋的推动下,明朝的服饰逐渐回归到中原传统服饰的风格。但明朝也将北方少数民族的一些服饰保留下来并进行改造,这在曳撒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明代史学家王世贞在《觚不觚录》中这样描述曳撒,“胡服也,其短袖或无袖,而衣中断,其下有横褶,而下腹竖褶之。若袖长则为曳撒”。1971年,山东邹县(今邹城市)明鲁王朱檀墓出土了一件织金盘龙纹黄缎袍,袍服前胸、后背及两肩饰柿蒂形织金纹饰。袍服形制为交领、窄袖、右衽,上衣连下裳式,下裳在腰间有褶裥。这件工艺精美的黄缎袍与《觚不觚录》中描述的曳撒样式基本一致,很可能是曳撒的早期实物,对于研究明朝服饰制度和工艺发展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元代骑马背文书陶俑身着曳撒。
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织金盘龙 纹黄缎袍。
曳撒的演变与创新
明朝将辫线袍正式纳入服饰体系。《大明会典》规定:“冠方顶巾,衣胸背鹰鹞,花腰,线袄子,诸色阔匾丝绦,大象牙雕花环……”辫线袍从明初一直沿用到明代晚期。
明代方以智在《通雅》卷三十六中记载:“近世摺子衣,即直身,而下幅皆襞积细摺如裙,更以条环束要(腰),正古深衣之遗……”褶子衣的考古发现及图像资料较为丰富,集中于明代中晚期,诸多出土实物证实了褶子衣与明初《魁本对相四言杂字》中所载“一撒”的形制一致,是元代断腰袍的延续,也是明代曳撒的另一形制。
明代还有一种经过改造的曳撒。明代官员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记载:“曳撒,其制后襟不断,而两旁有摆,前襟两截,而下有马面褶,往两旁起。”服饰形制为前身分裁,腰部以下有“马面”,“马面”两侧往衣身左右有折褶,后身通裁不断,两侧有出摆,这就是马面式曳撒。马面式曳撒对辫线袍及断腰袍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形制改造,但腰部有褶的典型特征被保留下来。
明朝初期,曳撒主要为官吏及内侍所穿。由于曳撒的款式不如圆领款和直身款的服装正式,因而通常用于日常等非正式场合穿着。明朝中后期,曳撒的款式和颜色都发生了变化,与汉服元素进一步融合,并且越来越追求华丽时尚之风,出现了蟒纹、麒麟纹、飞鱼纹等充满中原文化特色的花纹装饰。
明代大量的宫廷绘画作品描绘了皇帝穿着马面式曳撒的形象,这也反映了当时宫廷和社会对于这种服饰的认可和接受。《宣宗行乐图》中,宣宗朱瞻基就穿着曳撒玩投壶,身边的太监也穿着曳撒。明代后期,除了褶裥的变化之外,曳撒的辫线逐渐被省略,衣身和袖子也愈加宽大,从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窄袖变为琵琶袖。
《宣宗行乐图》中宣宗着马面式曳撒玩投壶。
透过历史可以看到,曳撒在明代广为流传,成为皇帝、贵胄、宫廷内侍以及文武百官的主要服饰。明代男子为何偏爱“百褶裙”?这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互相影响与融合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华服饰随着时间和社会变迁而不断演变的过程。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