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办的“新的文化使命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系列研讨会之一,时值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表即将一周年之际,研讨会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角度,深入阐释讲话精神,为在新时代如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从民族文学视角进行探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丁国旗在致辞中指出,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进一步深刻阐明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项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三者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明确了完成好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主要目标。”
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围绕着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新时代文化使命与人民文化实践、新时代民族文学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研究、民族文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价值与作用、民族文学推动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和当代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张青仁谈及在北京及周边所做的田野调查。“互嵌式是一种多民族社会结构模式,它强调的是在同一个地域范围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民族不分彼此地相互混杂居住在一起,他们之间有着社会活动的交集,多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进而形成一种文化整体。比如古北口镇,从古至今,这个长城沿线的村庄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文化,反映出游牧和农耕文明之间的交流,呈现出商贸往来以及多民族往来融合、互帮互助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也展现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张青仁指出,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应当充分挖掘各民族民俗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胡谱忠发言指出,现今,对民族题材电影的社会期待和文化表述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了解当下我国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生产,提高电影创作和批评的自觉意识,更主动地发挥电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文化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林继富发言指出,这是当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指引和实践方向。“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非遗的传承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传承与发展的。非遗保护与传承要强调共同性、整体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要在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和实践中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意娜指出,首先,文化传承发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民族文学研究所长期研究的民族史诗、民间文学和神话学,在每一代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符合那个时代的阐释和再创作。如今我们传承和转化的民族文学,不仅是对原有文本的现代语境解读,也包括通过新的媒介工具使这些故事重新焕发活力。其次,我们在尊重原创精神的基础上,要挖掘和强调那些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共情的元素。第三,民族文学的一个很大特征是活态的,不断生长和变化的。这既体现在我们的三大史诗都是活态传承发展,不断在持续共创中,也体现在我们在如今的时代发展民族文学,要呵护和鼓励民众和专业创作者参与民族文学创作的文化生态。第四,借助手机和多种媒体,我们的民族文学走出了固定的物理场所,成为随处可及的文化产品。我们的田野工作和文化传播工作都面临着新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新的变化,在纷繁嘈杂的媒介环境里把民族文学和文化产品研究好、转化好、传播好,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新命题。
此外,其他专家学者也围绕主题纷纷发言,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丁赛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场域作用”为主题进行发言,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朝格吐介绍了蒙古族和汉族文化交融的结晶“胡仁乌力格尔”(蒙古族说书),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翔发表了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学叙事”的发言等。
此次研讨会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一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对在新的文化使命的思考、对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如何促进中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出了前瞻性思考。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