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30余公里处的黄河北岸的小积石山群峰中,重峦叠嶂、潺潺流水间坐落着佛教文化胜地——炳灵寺石窟。自十六国西秦时期初兴,先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元、明各代,炳灵寺石窟多有营造、重修。如今,它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之一。
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216个,各类造像800余尊、壁画1000多平方米、石刻题记62处,其中不乏珍宝佳品。作为唐蕃古道、羌中道、丝绸之路等多条要道,以及大夏河、洮河、黄河等多条重要水系的交汇之处,炳灵寺石窟艺术糅合了多种地域文化,如现存的造像、壁画融汇了汉传佛教、藏传佛教的风格特征。炳灵寺石窟中存留的西秦、北魏、隋唐时期的造像及壁画,以及元明时期的壁画尤具价值,是研究早期汉传佛教艺术、唐蕃交流、藏传佛教各派历史的重要遗存。
炳灵寺石窟周围石林风光。新华社记者 郎兵兵摄
西秦、北魏时期
十六国时期,今临夏地区属鲜卑乞伏氏建立的西秦政权统辖。西秦历代国君笃信佛教,在译经说法的推动下,炳灵寺迎来凿岩造像的风潮。北魏时期,佛教备受推崇,寺院遍布各地,炳灵寺开窟造像进入了高潮期。
西秦时期,炳灵寺石窟多利用天然岩洞,以木胎泥塑、石胎泥塑的方式雕刻佛像,表现手法上受到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及新疆龟兹、河西凉州造像风格的影响。第169窟是此时期开建的代表性石窟,窟形平面整体近椭圆形,在北、西、东三个方向凹凸起伏的壁面上,因地制宜地雕刻了多尊造像,绘制了多幅壁画。该窟内第6龛的观音菩萨像面部恬静和蔼,头束扇形发髻,耳上戴有柱形耳铛,斜披络腋,望之俨然。该窟第7龛的立佛像赤足站立于莲台之上,身穿轻薄透体的圆领袈裟,整体衣纹呈U型,袖口边缘纹饰则呈波浪形,挺拔的身躯透出庄重之气。第169窟亦有多幅珍贵壁画,表现内容以大乘佛教为主,包括佛像画、经变画、供养人画像等,绘制技巧上则采用中原线描法与西域晕染技法结合的方式。该窟第6龛无量寿佛龛背光左右两侧的壁画均为伎乐天五身,呈打腰鼓、弹箜篌、奏阮咸、吹排箫、抚筝等姿势,众伎乐天形体矫健、姿态各异,皆栩栩如生,展现出西凉宴乐的场景。
第169窟9龛立佛。
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佛教艺术更多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这一时期,炳灵寺造像多为依山石雕,讲求“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中原风格在造像中多有体现。第125窟的释迦多宝佛像五官颇具特点,双目微睁,眼角细长,鼻子小巧,嘴角微上翘,衣饰简洁飘逸,是难得的造像佳品。第126窟北壁的交脚菩萨像头戴花冠,面庞瘦削清秀,衣带于胸前穿环,裙下摆层叠有序,望之自然亲切。此时期的壁画,以第192窟为代表,基调以雅正清丽的石青、石绿为主,墨线刚劲雄健,表现对象多俊秀清瘦、衣饰广博、洒脱飘逸,是中国传统绘画风格影响下的产物。
隋唐时期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大一统促使各地区的佛教艺术进一步融合,在炳灵寺的造像、壁画中亦有较为鲜明的体现。唐代,伴随着唐蕃联姻,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逻些(今西藏拉萨)两地间渐渐形成了一条古道,与丝绸之路一起推动了佛教在炳灵寺的快速发展。陇右及其周边地区的官员常来炳灵寺礼佛造像,第171窟的弥勒大佛便由时任凉州观察使的薄承祧主持修建。在炳灵寺现存的窟龛中,唐代窟龛多达138个,占比近2/3,可见彼时开窟造像处于鼎盛之期。
隋代时,炳灵寺石窟造像为木胎泥塑,表现题材主要有西方三圣、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佛像多低平螺髻,面目清秀,神情宁静祥和,身着以僧扣相连缀的偏袒右肩袈裟;菩萨像多体态纤秀,束高髻,着披巾,裙裾、束带、衣褶层次分明。第8窟西壁的佛像唇上有胡须,胸前有“卐”字符,造像整体尚有北周遗风,但雕刻手法趋于成熟。第8窟北壁的菩萨像站立于莲台之上,颈部细长优美,戴璎珞,着披帛,气质庄重典雅。这一时期的壁画颇为独特俊美,在有限的空间里驰骋着无限的艺术想象力,刻画对象多具有中原人的面容神情,穿着则以西域民族服装为主,绘制上采用了传统的线描与平涂法,色彩以青、黑、白为主,绿为辅,呈现出富丽华贵的特点。第8窟正壁右侧的供养弟子画像有四人,以连珠纹装饰衣襟,相向而立,作贴耳细语状,惟妙惟肖,呼之欲出。第8窟前壁左侧的维摩诘像,身后有问疾的各国国王;右侧则是文殊菩萨像,身后有多身跪像,有一童子侍立,画面在有限的尺幅里生动演绎了佛教故事。
第11窟内的造像、壁画。
唐代,炳灵寺石窟为石雕造像,以释迦、弥陀、药师、弥勒等佛为主尊,两侧为胁侍菩萨、弟子或天王。佛像为磨光高肉髻,面相丰满安详,衣纹以阳刻表现;菩萨像云鬓高耸,蛾眉凤眼,体态圆润饱满;弟子像身着袈裟,下摆较紧窄;天王像束高髻,着盔甲长靴,或托塔或持剑,威猛刚烈。第64窟的佛、菩萨、天王像雕凿简洁生动,形神兼备。佛像眉宇清秀,神情宁静从容;菩萨像身躯为S形,婉转妩媚;天王像虽仅存局部,但其勇武刚猛姿态依然清晰可见。第64窟的上方有唐仪凤三年(678年)刑部侍郎张楚金的阴刻碑文,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当年唐蕃之间发生的战事及炳灵寺的佛教盛况,是揭示当时唐蕃关系及唐代佛教史的重要史料。炳灵寺石窟存留的唐代壁画多经后代重绘,题材以飞天和装饰画为主。第61窟顶的飞天二身头饰华蔓冠,一身双手托着装有珍馐果品的盘子,一身右手举盘、左手擎起飘带,在云纹的烘托下,形体舒展飘逸。这时期的造像、壁画多呈现大气恢宏的景象,与当时的强盛国力密切相关。
第64窟佛、菩萨、天王像。
元明时期
元明时期,藏传佛教盛传于炳灵寺地区,在一系列的改造措施下,该寺渐渐成为藏传佛教寺院。炳灵寺石窟具有藏传佛教特征的造像存留不多,主要有第70窟的十一面八臂观音及第187窟的噶举派祖师米拉日巴石雕造像。十一面八臂观音是密教观音之一,十一面由五层组成,最上层为佛像,第二层为护法形象,下三层为三面观音形象,众像神情皆端庄慈爱;八臂中有两手于胸前合十,另六手则向外延伸;观音像上身袒露,下身着有璎珞珠饰的长裙,富丽华美,典雅庄重。米拉日巴像身形较为瘦削,左腿盘曲坐于兽皮之上,长发披肩,右手放在耳边,呈现的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祖师为众弟子传唱授经的庄严场面。
第171窟弥勒大佛像。
炳灵寺石窟中的藏传佛教壁画题材广泛,以明中晚期时的重绘为主,表现内容主要有诸佛、菩萨、天王、护法、飞天、欢喜金刚、佛传故事、僧团生活等。绘制技法上多运用细密圆润的铁线描刻,加之对比鲜明的色彩,灵动之中不乏庄严。第3窟北壁壁画的佛、菩萨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佛像左手托钵,右手作说法印,结跏趺坐;佛右胁侍菩萨像双手于胸前持莲花,雍容华贵。该幅壁画整体线条细腻柔和,饰色淡雅庄重,洵为佳制。第92窟西壁北侧的飞天像人首鸟身,双臂伸展成飞行状,系天龙八部中的紧那罗。第4窟西壁表现的是六臂大黑天像,大黑天是藏传佛教的护法神之一,一面三目六臂,身披象皮,腰束虎皮裙,主双手于胸前执有金刚钺刀等,其余四手分别持有三叉戟、绳索等,威慑气势跃然目前。此外,第172窟木阁顶的六字真言,第93窟顶的坛城图,洞沟第5窟西壁的弥勒菩萨像,上寺第5窟北壁的祖师像等,都是颇为难得的藏传佛教壁画精品。
第70窟十一面八臂观音像。
炳灵寺石窟中还存留有不少题记,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记,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此外,第8窟西壁的回鹘文题记,第135龛上方的吐蕃文(古藏文)、藏文题记,以及第168窟南侧的西夏文题记,则见证了多民族文化的交相辉映。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彭志拍摄)
(编辑:吴艳)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