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展厅内由古籍组成的花瓣墙。石建杭摄
“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现场。内蒙古博物院供图
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近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来自全国文博行业及民族学、人类学等领域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博物馆一线工作者,以“博物馆、文化遗产与家国情怀”为主题,围绕博物馆人类学如何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作用展开实践和学理探讨。会议同时举办以“青年看见中国”为主题的“青年策展人项目”评选,吸引近7万人线上观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策展重要主题和方向
一场“博物馆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专题研讨开启了本次研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展览策展重要主题和方向,如何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的策展思维,是民族类博物馆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以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为例,分析了当前博物馆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文化叙事的趋势和特点,指出博物馆人类学文化整体论等重要理论,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策展工作提供指导、带来启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战略规划处罗蓁蓁以“长城内外皆故乡——内蒙古文物菁华展”为例,指出该展览打破定势思维,变地理概念为文化概念,探讨长城在考古学、建筑学、历史地理学、经济史、民族学、文旅融合等方面的多重价值,并化具体为抽象,凸显“精神标识”。策展团队以人类学的视角和方法透析文物产生的背景、蕴含的文化价值,揭示出生活在长城南北两侧的农耕和游牧民族在各种历史条件作用下彼此融合,共同推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进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贡献。
云南省博物馆策展人邱玮以云南省博物馆正在策划的原创展“追寻香格里拉——青藏高原东麓的人群迁徙”为例,指出该展览以历史文献记载、考古出土器物实证青藏高原东麓自古以来的人群流动与文化交流,以大量民族学资料阐释今天这一区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等现象,呈现因迁徙流动而生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景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馆员叶尔米拉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这一命题,对“新疆历史文物展”的策展思路进行了分享。她深入剖析展览中先秦两汉部分的内容诠释、形式设计与文物内涵解读的方式,探讨了博物馆在推进国家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方面的力量。
以文化遗产展陈增进文化认同、厚植家国情怀
“文化遗产与家国情怀”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之一。与会人员聚焦博物馆展陈中家国情怀的体现,对于博物馆如何利用文化遗产激发公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如何增强公众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博物馆叙事如何在形塑和传承家国情怀中起到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中国民族博物馆研究部副研究员罗攀梳理了中国人类学学者在民族类博物馆事业方面的探索与表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长期努力。20世纪初,近代知识分子认为通过博物馆对民众开展民族知识与中华一体教育势在必行。众多留学归国的中国人类学先行者吸纳不同学术的研究成果或思想,投入到早期学科建设实践中,开启人类学中国化进程,促使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体系开始形成。“当下人类学的文明研究应在民族博物馆展陈思想中起到导向作用。”罗攀表示。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人类个体与民族、国家等产生连结的基础。中国农业博物馆蓝蔚指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策划国家、民族历史与文化主题展览时采用“家国同构”叙事策略,即通过个体和家庭视角阐述国家和民族历史,展示社会历史变迁给个体和家庭带来的影响。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展开与体验重现使观众深入社会历史情境,引发深刻共鸣。“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蓝蔚说。
搭建学术研讨平台、推动深度交流
“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是中国民族博物馆于2017年创建的全国首个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平台,其宗旨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博物馆科学研究路径,助推全国民族类博物馆行业实现理论创新,满足民族类博物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理论指导的迫切需求。通过6年持续举办学术研讨会、编撰学术出版物等,“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已成为国内博物馆界具有较高声誉度和较强影响力的学术活动。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建构科学完备的相关理论体系,需要多学科、多机构共同参与,需要调动各方面研究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可为博物馆准确把握理论方向提供帮助。以此次研讨会为例,会议采取馆校合作的方式举办,推动博物馆与教育领域深度融合,搭建馆校合作学术平台,调动更多力量参与理论研究和探讨。
在研讨过程中,地方博物馆参会人员反响热烈,他们认为,此次研讨会的举办、相关理论成果的共享,将对地方博物馆以及中小型博物馆有效盘活资源,促进文化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进新时代博物馆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文静)最新新闻